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無我精神」作育人才 造台灣IC設計搖籃──前交大校長吳重雨專訪

前交大校長吳重雨2023年末發表《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一書,紀錄他的成長經歷與人生發展,透過吳校長人生各階段中印象深刻的經驗回憶,替交大與產業發展留下見證與紀錄。

吳重雨校長從求學、入職教書,到當校長,可謂徹頭徹尾的「交大人」,有交大一貫務實的精神。他創立的「307實驗室」是臺灣最早投入IC設計的實驗室,為培養臺灣高階IC設計人才的搖籃。以下是吳校長第一人稱的專訪內容摘要:

無私開源 人多力量大

這本專書會命名為《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是因為負責記錄、撰文的周湘雲小姐,她覺得用「無我」一詞比較能總結我過去做事的精神。這本書我想要的便在於詳實記錄陽明交大我們怎麼樣去推動IC設計,尤其類比IC設計這方面的發展,讓陽明交大在半導體這塊的貢獻,能夠好好地被紀錄下來。

像是當初借調到國科會工程處推動CIC的時候,我把這個技術推廣出去,讓每一個學校,還有有興趣的實驗室,都擁有這樣的技術可以設計IC。不免俗地有人就問我:「你們發展的技術,就這樣給了大家,那以後你就沒有競爭力了。」我說:「這本來就應該這樣,讓大家一起來做,力量更大。」可能因為是這個原因,所以就取作無我心寬。

當初我們也看到國外,例如日本也有想推動類似的事,但我們發現他們或多或少執行上有一些阻力,我們發現其他國家共同通病在於「少數人把持資源」。我認為擁有這個技術,需要努力擴散出去,很多教共同來參與,用同樣培養方式去培養人才,產業才會蓬勃發展。

人才搖籃 307實驗室

當老師這麼久,談起得意門生當然很多了。舉幾個例子,比方說聯發科前副董卓志哲是我的碩士班學生,還有聯發科前副總呂平幸,以及電機工程系教授柯明道等等。這些學生都是從307實驗室,也就是暱稱「阿拉伯實驗室」出來的,我能感覺他們以共同建立這樣的金牌實驗室為傲。

307實驗室一開始是我創立的,創立之初地點在博愛校區實驗二館。還因為館舍空間有限,我們把儀器擺在走廊上面,學生要工作時就在走廊上。後來搬到光復校區以後,幸運擁有了專屬空間「307室」,這就是「307實驗室」的由來。

我常開玩笑說307實驗室只有七點到九點沒有學生,因為學生開夜車開整個晚上,到早上七點就回去睡覺,而沒有熬夜的同學,通常九點才進實驗室,所以這時間實驗室裡沒有人。有趣的是,指導學生常常要幫他們改論文,尤其我借調到國科會工程處的時候,因為工作因素,學生論文要到晚上才能改,改到很晚,改好又馬上要找學生開會,就會打電話到宿舍找他們,所以全宿舍的學生都知道,這時候會來接電話的同學100%都是我的學生。

老師為基礎 母雞帶小雞

培養人才方面,我想分兩塊來談。一塊是我們自己的「人」是不是應該要再加強培養?因為現在社會的發展,已經細分成各種不同的領域。我覺得應該讓對半導體有興趣的學生提早接觸該學科,從大學部開始一路培養上去。

像陽明交大的半導體工程學系的設立,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方向。甚至高中也要開始設這樣的學生,我知道目前嘉義高中有跟交大合作,想設這樣的學程。這些就會激勵學生願意投入,越早開始,他的投入就會越久,培養出來的素質就會越高。

另外還有一塊是,怎麼樣把外國的人才吸引到這個領域?培養他們將來為我們的產業服務。從外面引進人才需要花更多的資源,所以我認為要做的話,應該從培養老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