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林妍君(實習心理師): 心理的傷,身體會記得—淺談創傷後的身心整合

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在面對陌生場合時,身體會不自覺聳肩或抱胸,或是在傷心欲絕時真的會感覺到胸口悶痛?也可以花幾秒鐘觀察此刻的自己,身體有著哪些感受和反應?這些自然而然的反應,隱藏著許多身體想傳達的訊息,只是我們很少仔細去察覺,而錯失好好認識和療癒自己的機會。

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心理影響身體的例子,像是在重要考試前太緊張而拉肚子,失戀情緒低落而沒有胃口,都是內在感受引發身體反應的常見狀況。我們也能從中發現身體和心理經常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當我們的內心受傷時,身體也會一起出現受傷的反應。

在筆者過去的實務經驗中,曾遇過一位女孩有著類似的困擾。那時她剛升國中一年級,才開學一週就主動和我約談,表示自己只要上課就會突然尿急,每堂課都需要中途去上廁所,對此感到非常困擾。做了各種醫學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但她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經過一段時間的晤談,我才知道原來她曾經有過在外面尿褲子的經驗,這對她來說是相當難受也十分羞恥的一段回憶。在那之後只要處在讓她感到緊張又或是難以控制情況的環境時,就會使她聯想到當時尿褲子的記憶,因而立刻產生尿急的反應。

在心理學中,女孩的故事其實是一種創傷反應,由於過去尿褲子的創傷經驗尚未癒合,導致女孩只要碰到觸發相似感受的情境時,身體為了避免心靈再次受傷,就會引發尿急的反應,提醒女孩要去上廁所。在女孩的故事裡,這個創傷反應沒有透過外顯的想法和感受表現出來,而是藉由身體默默傳達了內心曾經受傷的訊息。

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中提到,當人面對創傷經驗時,身體為了保護我們,會出現各種反應機制,使我們可以和創傷共處而不被擊垮。書中提到有位曾被熟人性侵的肥胖症患者,減重後又快速復胖,後來患者告訴醫生,肥胖使她缺乏性吸引力,而這正是她所需要的。對於這位病患來說,肥胖是她保護自己不再受傷的方式,也是她面對創傷的身體反應。

不管是尿急的女孩,又或是肥胖症患者,他們的身體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曾經受傷的經驗,這些身體變化其實都是我們面對創傷的一種保護機制。表面上看似是身體出現狀況,事實上是心裡破碎的傷口正在發出求救訊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透過身體療癒內心呢?本文簡單摘取《從聽故事開始療傷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這本書所提供的幾點方法,提供給讀者參考。

首先,我們需要練習放鬆身心,卸除身上的保護機制,也就是創傷後的身體反應,重新和身體的感受接觸。平常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平靜的呼吸、靜坐、瑜珈等方式,練習找回對於身心的掌控感。其次是敞開心胸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和內在經驗,專心去感覺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以及伴隨而來的情緒反應,這兩者如何互相影響,例如:當我感到焦慮時,胸口會有一股壓迫感。如此重新意識和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並練習和這些感受同在。若身體出現過於不適的反應,則可以再回到上一步驟,透過呼吸、冥想等方式回復身心平靜。

接著找到足夠信任的人陪伴我們,探索內心埋藏已久的破碎經驗,而對方能夠聽你訴說心裡的傷痛,安全地承接你的感受,在你感到脆弱無助時,成為你的精神支柱。不過由於會觸碰內在較深層的創傷經驗,若在探索過程中感到有些不安,或自己尚未準備好,記得適時為自己踩煞車,或回到第一個步驟,嘗試穩定身心,避免二次受傷。最後是重新在身體裡找回被愛的感覺,可以回想過去的經驗,像是母親曾經慈愛地摸摸你的頭,或是在生活中創造新的經驗,像是精油按摩、或與親近的人擁抱等,如此我們才能從這些愛的感受裡,找到復原的力量。

除了以上自我療癒的方法,有時內在受創的經驗過於龐大或複雜,也可以適時尋求專業心理人員的協助,藉由心理諮商的過程,重新解讀身體釋放的訊息,在諮商心理師的陪伴下面對內心的傷痕。請記得你並不是孤單一人,若有需要的時候,相關的心理資源或許能提供一些幫助。

儘管揭開傷疤總是疼痛,而癒合的過程更需要支持與勇氣,或許在直面創傷之後,我們才有機會與自己的身體更加同在,因此不妨留一些時間傾聽身體和心理,成為更加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