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頂尖大學人才培育及產學共創的思維──陽明交大副校長李鎮宜專訪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李鎮宜自 1990年從比利時魯汶大學學成歸國後,就加入交大任教,多年來投入半導體研究,並已開發半導體生醫晶片十餘年。李鎮宜副校長認為,台灣頂尖大學除了培養業界需求人才外,也應效法國外大學以學術創新解決問題,並帶動新產業發展及衍生出世界級企業為目標。

目前國內大學是以論文發表為考核升等指標,這種模式行之有年,短時間要改變不容易,但也建議即使做基礎研究,不是應用研究,也可以尋求緊密連結後續應用的技術,例如關於電動車電池淨零碳排的研究,這是未來電動車產業的關鍵技術,也是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大問題,就是相當值得投入研究的好題目。以下是李副校長第一人稱視角的訪談摘要:

我覺得即使是當老師,平常以教學研究為主,可是在創業這部分有沒辦法有不同的嘗試?早期的技轉開始,到後來想說也許也可以跟學生一起創業,去了解到市場對於這些技術的需求大概是怎麼樣。或是說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從實際市場或商品的角度,回頭再來看技術應該要做什麼樣的調整,才能夠讓學術的產出,對於社會對於產業實際上會有更大的影響。我常講「要做產業的部分,你的心態上面就不能永遠的高高在上」我常開玩笑說,也許腰夠軟就有機會出來創業。

產學合作議題,不只是學校,政府部門也非常關注。主因是希望學校能夠培養產業界需要的人才。另外,對於頂尖大學而言,學術產出,其出海口是不是能夠提供國內相關企業,在邁向國際激烈競爭的市場時相關的協助。

現階段國內招收博士班的人數,有大幅下滑的現象。這從某個角度來看,應該是肯定國內企業在國際上有非常好的表現,那企業優異表現站在學生考量時,他們就會自然覺得是不是碩士畢業完之後就趕快進入產業界比較好?

也就是說,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攻讀博士與否,也許會跟老師、學校甚至主管單位有一些不同,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從過去服務學校30幾年來看,早期學校的設備環境其實遠優於產業界,其實台灣的產業界在國際上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他們所能夠提供的資源,不管是在設備的投資、在人才的投資,我相信也一定會比學術界來的好。這樣一來,學術界所能夠扮演的角色,到底要怎麼樣跟產業界產生共創的效益,這應該是在這個時間點應該要重新思考。

我過去個人的觀察,只要有好的題目,一定會有願意留下來念博士班的學生,一起來打拚。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能夠更往前,去布局一些新興的技術,這個技術可能是現階段產業界他們所還沒有考量到的。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搭配,我相信對於產業界,對於學術界,對於國家整個規劃提升應該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透過這些科技重點,去創造出新的產業,只要有新的產業發展,就會讓年輕一輩的看到另一波他們可以投入、可以發揮的新機會。這一部分如果在未來能夠結合產官學研,不管是專業知識、科研經費的配置,去建立一個共創運作的模式的話,我個人本身對於台灣科技產業,尤其是半導體這個產業所帶出來的意外效益,其實是指日可待的。

目前國內環境在評判升等的部分,論文數量扮演著重要的指標,如果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數量,會有一些壓力跟挫折。這也導致一些年輕的老師,他們比較不願意針對一些破壞式創新題目去長期投入,而大部分都是著重在現成既有,又能夠有稍微改善的一些方案。我知道政府部門是希望在整個升等過程裡頭去做一些調整,不過一個文化的改變不是那麼容易的,都是需要一些時間慢慢調整。

我想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其實現階段基礎性的研究跟應用性的研究,界線其實不是那麼明顯。國外的一些教授,他們在做基礎性研究的時候,實際上也把成果,連結到後續如產業界。舉個例,例如電動車,因為淨零碳排的因素,電動車裡頭所需要的電池,如何能夠更有效讓電池使用的續航力提升?這有很多基礎科學需要去突破,只要突破之後,馬上可以轉換為變成是市場裡面非常重要的模組或系統等等。「絕對不是只為了發表論文而研究,而是為了去解決一個真實世界的問題」。

人才不足的問題,隨著時間點跟產業的發展,變得更為嚴重。因為少子化,所以國內每年能夠培養出來的人才實際上相當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從學校的角度當然會不斷投入對人才的培育,但我們希望有更多元的管道。包含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國際的學生到台灣這邊來,跟學校有研究計畫的合作。另外一個是在學校希望能夠去培養跨領域能力的人才,不管是碩士或研究所的訓練,帶這些專業的知識,投入到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人才國際都在搶,在現階段科技潮流不斷往前推的過程中,我們要能夠去建立一個更好的平台,國內培養的人才之外,還要能夠吸引國際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