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元宇宙裡的台積電?華苓科技助原創內容產業一雙翅膀──華苓科技董事長梁賓先(資工80)專訪

台灣企業流程管理(BPM)龍頭廠商華苓科技,去年推出全球第一個在社群軟體上運作的「Lami NFT平台」,這個平台是基於「Lale社群平台」生態體系及「SDA六域鏈」技術架構發展而成,要為玩家帶來更優異的NFT交易體驗,同時也透過在幣圈社群經營NFT發行與交易,全力支持台灣數位藝術創作。


華苓科技創辦至今已22年,在科技業及製造業的企業流程管理(BPM)市場,已經是台灣市場的龍頭企業,董事長梁賓先為交大資工所碩士,同時也身兼台灣物聯網協會理事長。華苓深耕智慧製造、遠程辦公、生產管理及生產屢歷等領域,並且大力投入BPM、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市場,未來將抓緊元宇宙的大趨勢,並以「元宇宙應用平台的台積電」為發展目標。

主持人:談一下元宇宙的應用、發展,還有影響跟衝擊?

梁賓先:2021年我們稱為元宇宙元年。對台灣來講最重要的當然是硬體,過去不管是物聯網、AI,區塊鏈,帶動的最先一定是硬體,芯片,還有主機設備、終端模組等,這也是台灣一直以來在所有不同數位趨勢之下會帶動的核心。這裡面有三個部分是大家比較不會注意的,第一個是AI,第二個是物聯網,最後一個就是區塊鏈。在行業工作應用裡面,其實是原來物聯網的一些應用,所以包括醫療教育等等都會帶來很大的變更,我想這是元宇宙帶來的一個應用跟市場發展的機會。

主持人:華苓也是這塊的先驅,是不是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元宇宙的意義在哪裡?

梁賓先:我們談網際網路,現在講Web3.0,他的最大特質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分布式存儲。

把現實場域跟人透過數位化以後,放到網路上面,所以過去的網路上是以消費性的產業為主,現在物聯網是對行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等的因應,透過網際網路的發展,延伸到物聯網的應用,這是物聯網帶來另外一個新世代的趨勢。另外一個部分是元宇宙,元宇宙我們講沉浸式,過去是從旁觀者去看這些影音,但是在元宇宙裡面我們好像融入這個虛擬裡面。這個沉浸式概念必須透過物聯網的終端設備,還有必須把場域這種物件參數值,透過物聯網延伸到虛擬空間裡面,所以物聯網在元宇宙裡面扮演一個非常核心的角色。

假設從區塊鏈來看網際網路的話,除了分布式存儲跟去中心化以外,另外講的就是他在元宇宙裡面他的身分的確定是由區塊鏈。在虛擬宇宙裡面的經濟活動,在上面的資產的保障,事實上是要透過區塊鏈來實現。這也是我們講下一個階段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是跟區塊鏈還有物聯網是融合在一起。

比如說可能未來不用手機、電腦了,只要透過智能裝備就已經上了元宇宙的世界,所有的生活跟工作可以在上面做執行,除此之外可以做投資可以做買賣可以做交易,等於說生活體系就在元宇宙裡面,這是對未來美好的想像。

主持人:台灣在應用領域裡面發揮的空間會有哪些呢?

梁賓先:元宇宙會促使數位內容產業,這是台灣的另外一個強項。過去台灣數位內容的發展,比較可惜是他沒有一個舞台或平台,一直比較缺乏本土市場,NFT是未來的一個機會。另外NFT已經比較走進平民裡面,過去玩區塊鏈要很專業,而且是在比較小眾的市場裡面,但是他現在已經走入生活,NFT讓區塊鏈交易更簡單,這是一個嶄新的機會。

主持人:據說華苓要做元宇宙的台積電?

梁賓先:剛講元宇宙事實上是個大融合,他融合了AI、區塊鏈、物聯網、5G、VR、遊戲、社交等等之類。假設我們有一個平台商,你只要設計管理跟應用,把平台的事務交給平台商來管理,就像交由台積電來處理,元宇宙裡面也需要類似角色。

也就是如何很快的把你的應用發展出來,或是在裡面把你的應用快速推展出來。華苓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做一個平台整合還有入口、協同的角色,基本上是一個希望大家在台灣裡面有一個自己本土的社交平台,不會被國外社交平台上做一些限制。

主持人:現在很多的應用開發商,也不用自己從頭做起,只要用你的平台,就可以把他的應用發揮出來,所以你們要找的合作廠商,就是各種不管是文創的、內容的,就是這些產業的人嗎?

梁賓先:因為未來來每一個商店,每一個廠商要發展他自己的元宇宙,那又希望跟別人的元宇宙做融合,這件事情要投資下去是非常大的,這樣的情況之下,假設由我們華苓來支撐的話,很快就可以發展它的元宇宙。

主持人:從企業流程管理,到投入物聯網也投入很多年,到現在區塊鏈、元宇宙,你一直投入這些很新的產業領域,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在這裡面看到了什麼?

梁賓先: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我們原來是在PC上面,現在工作上一定會走向行動化,第二個是雲端化,第三個要結合AI,第四個就是區塊鏈,所以往前去發展,過去的資訊系統一定會延伸到智慧系統,這是數位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

所以未來趨勢一定是數位系統為開頭的數位化整合應用,跟商業模式的創新,所以我們華苓就看到這樣的趨勢跟數位發展。這樣的趨勢之下為什麼數位轉型非常難?因為要融合的數位科技技術太多,不是每一個企業他有能力去養這些人這些技術,或是融合這些技術以後要做商業模式的創新。

尤其現在很多人才都被台積電吸走了,我要做物聯網的應用,要開發物聯網的底層技術,根本沒有這樣的人可用。我可不可以用物聯網的平台服務,就把服務接上去了?今天要進入到元宇宙用區塊鏈,我也不用去開發一個區塊鏈的平台,或是我需要一個很深的區塊鏈技術工程師才可以實現區塊鏈的應用,只要在我的平台上,他就可以發展自己想要的元宇宙跟區塊鏈服務,這是我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