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劉容孜(資源教室輔導老師):病罕見‧愛無限~攜手支持罕見疾病的學生

每年2月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以2月獨特的月份天數,來呼應罕見疾病極其少見的特別意涵。大家還記得社群網路上曾風行的冰桶挑戰籌款活動嗎?參加者將一桶冰水從自己頭上淋下,把過程拍成影片上傳至網路,並點名三個人效法此行為。因為名人及藝人們的熱烈響應,這個活動成功吸引了社會大眾對於漸凍人的注意,而漸凍人即為一種罕見疾病。  

漸凍人的疾病全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是一種漸進和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發病後,腿部及手部逐漸無力,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嚴重者呼吸衰竭,英國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罹患此病50多年後過世。在大學校園裡面,罕病的同學除了醫療之外,也需要生活及課業等協助,在特教類別裡屬於身體病弱學生,是資源教室服務的對象,以下介紹罕見疾病的定義、影響、醫療照護服務、教育輔導及同儕相處原則。

一、何謂罕見疾病?

顧名思義,罕見疾病意指盛行率較低,相對稀少之疾病,目前主流認定方式為盛行率萬分之一以下為參考,包括治療不易及疾病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為原則。

  罕見疾病的成因通常是遺傳,較為人熟知的包括:重型海洋性貧血、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黏多醣症(俗稱黏寶寶)、小腦萎縮症(俗稱企鵝家族)、肌肉萎縮症、苯酮尿症及威爾森氏症等。我國國健署公告之國內罕見疾病,依據疾病病癥可分為18類,病種超過兩百種,臺灣通報罕見疾病人數至2021年12月底超越18,500人。

二、罕見疾病的影響

罕見疾病的病種超過兩百種以上,其中脊髓肌肉萎縮症(SMA, 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臺灣發生率第二高的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退化疾病,校內也有罹患此疾病的同學,所以用此疾病來說明,其餘種類的罕病影響,歡迎參閱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網站。SMA是因為脊髓腔內的運動神經元退化,影響到神經系統中控制自主肌肉運動的能力,造成肌肉無力,嬰幼兒階段無法抬頭、翻身、獨立坐起或站立;越早發病者症狀越嚴重。所以患者在行動上較為困難,上下樓梯不方便,在行走移動上需花費較多時間。

不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並不影響認知的神經元,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孩童及青少年智力表現正常。

三、罕見疾病的醫療及照護服務

臺灣於民89年通過施行「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成為世界第5個立法保障罕病的國家,協助病人取得治療藥物、特殊營養食品及醫療補助,亦預防罕見疾病的發生,不過健保的資源有限,有些疾病的藥物,健保沒有給付,或者某些稀有的藥物,取得程序相當複雜。國民健康署則自民106年辦理「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委託醫學中心,共同推動罕病病人及家屬疾病資訊、心理支持、生育關懷及照護諮詢的服務;此外,也提供轉介,包括:醫療補助、緊急需用藥物、國內外檢驗、維生所需居家醫療器材等。

四、老師對罕病學生之教育輔導原則

(一)醫療方面

1.對疾病有基本認識,瞭解學生的醫療史、緊急處理病況的程序,及是否有飲食或活動上的限制與其他注意事項。

2.督促學生遵守醫師在飲食、作息、服藥等方面的指示。

3.了解學生所用的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二)學習方面

1.安排學習活動時,需考慮其生理上可能的限制。

2.提供生活與學習上必要的輔助設備與器材。

3.請假返校上課後,提供補救教學,並給予合理的期待。

4.給予彈性的課程,適時減量與簡化課業內容與作業,避免過高的學業壓力。

(三)行動方面

1.了解學生是否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其上下車輛或樓梯。

2.注意上課場所對於學生行動之方便性,視需要通報改善無障礙設施。

(四)心理方面

1.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接納自己,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疾病。

2.強化班級同儕的生命教育觀念,營造溫暖支持的友善氛圍。

五、同儕與罕病學生之相處原則

1.協助補強罕病學生因長期缺課造成的學習落後。

2.協助提醒課堂作業繳交及班級重要事務。

3.隨時留意罕病學生的身心狀況,不勉強其過度運動或學習。

4.主動邀請罕病學生參與各項活動,讓他有團體的歸屬感,增加同儕之間的互動。

5.共同討論或交談時,耐心的給予表達的機會,讓罕病學生覺得在團體中是個有用的人。

6.同理罕病學生的感受,多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表達適度的關心,拉近彼此的距離。

罕見疾病難以治癒,其治療與照護是漫長且終生的歷程,校園裡的罕病同學一方面要照顧好身體,一方面要通過學業及生活的考驗,求學之路雖然艱辛,依然秉持堅韌的生命力,不輕言放棄,冀望校園師生們多加認識這個族群,攜手組成溫暖的應援網絡,以無限的愛及關懷助他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