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友聲邁向70周年 歷經風雨2022將展新面貌!

《友聲》即將70歲了!回顧從頭,《友聲》從民國41年4月8日以「交大同學會」名義出刊發行了創刊號,並由淩鴻勛校長親自題字,其典故出自《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賦予「尋找友伴」之意涵,作為渡海來台的廣大交大校友間彼此聯繫重要刊物,可謂名副其實。爾後的故事相信眾所知曉,在校友頻繁奔走之下,7年後,民國48年交大在台成立電子研究所,實質復校。

「……復校之偉大工作遂告完成,完成此項偉大工作,固賴我全體校友一心一德夙夜匪懈之努力,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具有宣傳與報導之效果者《友聲》功不可沒。」──馬延齡學長,〈我對「友聲」的作者們一點建議〉,民49

《友聲》薈萃眾人意見,濃縮大時代紛飛的光景,網路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裡,透過紙筆濃墨的思緒與情意在寥寥篇幅中掙扎。年輕的讀者可能未曾想見最早的《友聲》樣貌僅是每刊僅能容納5000字的小摺頁,才逐漸慢慢茁壯,有了「雜誌」該有的樣子,卻走出不同於其他商業雜誌的路徑,《友聲》所乘載的精神重量可從老校友的投稿之中見證。

「友聲這個刊物的園地,不僅是關於學術方面的探討,而要把每一個校友的生活實情,和每個分子應有的人生觀多流露出來,使得人們在這渺茫的途程中,有個借鏡,有個參考,免使人生走入歧途,這才是友聲的含意,也是它的遠景。」──萬琮學長,〈「友聲」的意義何在〉,民44

每字每句殷實盼望,無不敦促著編輯與來稿的作家們為下一期的「再聚」凝神。雖然中途一度因人手有限、經費短絀而出現青黃不接的窘境,有賴交大人的凝聚力再次化險為夷。這樣的刊物因應數位時代變遷,從紙本躍為電子刊物,更能將豐富多元的媒材結合到一起,而自媒體時代,人人有平台可以發布自己的聲音,《友聲》更成為分散各處的資料彙整者。一站式蒐羅關於母校、校友們的一切,並堅持提供精采的人物故事,從大眾熟悉的產業指標大人物,到走入非科技業的熱血斜槓青年,跨越屆齡差距,抓取每一份願意放手去闖的勇氣,報導這些正在努力綻放的新生代,知曉時下新生代不同的觀點,亦是《友聲》玩味之處。

自今年起正式的「合校」所帶來的種種觀點交匯,需彼此互相了解的需求,《友聲》責無旁貸。因此自2022年起,常伴讀者們身旁的精神食糧《友聲》月刊部分將收納原「陽明大學校友特刊」刊載之內容,有以下調整:

(一)增加「校友動態」欄位:跟進校友職涯脈動,鏈結各領域優秀的學長姐的事業訊息,以及校友之間辦理的活動情報,或活動花絮,讓人際互動不漏接,回顧更有條理。

(二)增加「心靈充電站」專欄:在快節奏的時代,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問題已成社會隱憂,為此「健康心理中心」提供的每一篇議題探討,紓壓方式建議,定能替忙碌的現代人心靈健康開出一劑良方。

(三)廣徵各校友的「校友投稿」稿源:因應讀者群將觸及到陽明校區校友,《友聲》發揮情感交流的特殊使命,廣徵來稿,媒材不限,舉凡研究分析、議題心得、經驗分享、旅遊生活、原創圖畫漫畫小說詩篇、書/樂評、攝影集錦等等皆可。惟敏感議題,如宗教、政治倡議等《友聲》婉謝來稿。另外,為求電子刊物讀者的閱讀舒適,編輯部得適情況調整版面,以及在不扭曲作者見解的前提下進行編修。

長年積累的投稿幾乎成為研究當年生活風景的重點材料,誠如資深前編輯黃瑞雲學長在《友聲》44周年時撰文寫到:

「在主動投稿中,老交大人的參與幾乎佔了八成以上,其中有旅遊雜記、書評、心得感言、回憶等等,很多是人生精華感言,實足再三閱讀,令人頗有所獲。另外,也有不少的悼念文章,實也勾人省思。而世界各地的校友聚會合照也經常出現,令人彌足珍貴。由這些來稿中,我真的深深感受到老交大人『飲水思源』的凝聚力。」

無論是交大還是陽明交大,廣結善緣、互通有無,《友聲》皆以此為己任,開發並致力創造更多價值提供給校友,走過70載的雜誌十分感謝歷年編輯群的鼎力維繫,未來尚需校友們的支持和力挺,《友聲》感謝「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