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眾心所願 前進太空的「群眾」推進力!──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專訪

有「火箭阿伯」之稱的機械系吳宗信特聘教授,從創立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兩度登上群眾募資,致力打造MIT的火箭,點燃台灣人內心的「太空夢」。他不僅在校園內培育相關人才,甚至轉往產業界走闖,笑稱產官學研走一遭的吳宗信,2021年8月正式接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職,他說他要鼓舞更多年輕人,或許就作為一個全方位推進器一樣,站在資訊、網通實力具備優勢的基礎上,讓人才、產業發展推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HTTP-3S火箭升空紀錄,但凡看見的人無不振奮於此。(照片提供/ARRC)

吳宗信主任認為太空事業即為科技發展的「肉粽頭」,整個工學院各系所專業分工彷彿小齒輪般,密切嵌合將能引出國家總體實力提升的動能。近年來太空科技話題不斷,相關領域人才需求亦隨之遽增,兼具教授身分的吳宗信主任十分關注太空科技人才的培育,故率領國家太空中心當仁不讓地創辦「太空學苑」望藉由「引導產業人才跨入太空領域」、「基礎人才培養」及「高階博士人才培育」三面向進行。

1962年9月12日,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於發表「月球演說」時說道: 「我們選擇在這十年內登陸月球並完成其他的事,不是因為他們很簡單,而是因為他們很艱難,……因為我們願意接受這項挑戰,我們不願延期,一心戰勝這次挑戰」。

從「哈比特計畫」的參與者、陽明交通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直至現今擔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30年來吳宗信始終堅信台灣有能力打造100% MIT 的火箭,台灣可以擁有自己的太空夢,這條不平坦的路,除了屹立不搖的信念外,更重要的是路上給予支持及鼓勵的盟友們,兩次群眾募資ARRC團隊獲得不僅是經費上的援助,更因此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印證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名句「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看見來自台灣各地超過萬名的贊助者,吳宗信知道這就是眾心所願,群眾募資行動打通了學界與社會對話的鴻溝,甚至啟發更多的孩子之於未來的想像。

一名來自屏東偏鄉地區教師力邀吳主任前去該校分享他的火箭故事,吳宗信主任有感老師的用心,二話不說,自掏腰包搭上高鐵去當地國小座談,「其實對太空有夢想的人很多很多,而且我們並不是只是為自己在做而已,我們是在替台灣所有對太空有夢想的人奮鬥。」

團隊是吳宗信主任的力量泉源,他培育著這些太空相關領域專業人士,並期盼以太空產業為科技發展之「肉粽頭」,帶動整體實力提升。(照片提供/ARRC)

團結力量大 面對阻力沒在怕

吳宗信主任台大就學時曾參與橄欖球校隊,並負責第九號傳鋒的位置,傳鋒在推動戰術,協調團隊表現方面非常重要,彷彿球隊大腦的角色。「我喜歡這個位置,我現在工作也類似在做這樣的事情。」也因此,吳主任相信一群人作伙可以走更遠。回想ARRC初創時,窄小又簡陋的土炮型實驗室,一群有緣又對火箭懷抱夢想的教授及學生,因著共同目標緊密相連,過程學會面對失敗、檢討並改進、修正,「以往學界埋首理論,實作則如同瞎子摸象,火箭計畫不僅訓練學生,也訓練了老師。」吳宗信坦言,也因這樣實事求是的性格,這位年近六十的火箭阿伯,帶領台灣離太空越來越近。

堅持、勇敢前行,讓吳宗信主任逐夢踏實,濃縮大半生的經驗精華「JAP原則」他要鼓勵年輕世代的朋友們挑戰不可能。(照片提供/ARRC)

Open Mind 吳宗信獨門「JAP」原則

大半輩子總是跟年輕人處在一起的吳宗信主任,心態上保有青春的衝勁,他要告訴這些後輩們他凝鍊大半生的人生精華:「JAP原則」,原意是Justice/Justification、Action、Plan/Perseverance,正義/正當、行動、計畫/堅持。換句話說便是「持續做對的事情」。

吳宗信主任相信親眼見過火箭升空的人絕對會被感動,能夠將所學貢獻國家,並有機會使火箭的魅力讓更多人看見,「我覺得這輩子很值得了!」吳宗信語帶感觸這位阿伯要期勉每個擁有雄心壯志的少年人:「年輕人在想事情要Thinking Big,要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夢很大,但重點是長期經營,同時要善用現代工具使你做的事變成有社會能見度。現在所構思的夢想,把它推及往後20、30年,雖然後面發展一定會有變化,但如果因此限制住了自己的想像,不是很可惜嗎?」

他再次呼籲這些造夢者,要像他一樣拉上身旁的夥伴將夢付諸行動,「台灣這個社會很特殊,台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要敢發聲,做對社會正面的事情,具備挑戰性,絕對有人會幫助你的!」吳宗信非常肯定地說。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走過群眾募資、研究團隊,甚至產業界的吳宗信主任除了自己的投入,更難能可貴的是獲得來自不同領域的人的正向回饋,又激勵了他造就眾志成城的循環。(照片提供/ARRC)

▌撰文/王怡方;首圖/2030智慧國家(https2030.tw),何宇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