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媒體人思維 創造讓人買單的廣告點子──奧帝歐創意創辦人楊員彰(土木96) 專訪

奧帝歐創意創辦人楊員彰,創業至今已十七年,他在交大土木系念大三時,就對服裝球鞋等流行商品產生興趣,開始在無名小站分享各種時尚生活資訊及評論,尤其是國外許多品牌發表時,他會立即將這些資訊翻譯成中文,有時還會寫信給品牌商詢問更多資訊,甚至有一次還主動約到一位他很喜歡的日本設計師,獲得飛到日本獨家專訪的機會。楊員彰在無名小站經營的內容,擠到生活類的流量冠軍,也成為當時最受網友喜愛的第一代部落客。

楊員彰累積大量經營自媒體的經驗,後來陸續有出版社找上門來談合作,開啟了他從數位媒體跨到傳統紙媒之路,後來他再度跨足廣告業務,楊員彰認為,經營媒體通常都是賠錢的,做廣告才能有獲利,因此他把媒體虧損當做行銷費用,但經營媒體可以預知及理解客戶的問題,當要為客戶做廣告時,可以真正幫忙客戶解決營銷問題,並且打開品牌知名度。以下是楊學長第一人稱視角來談他的廣告行銷學:

無心插柳創業去

我大三只是把我喜歡的東西分享在網路上,當時不知道這件事情叫「創業」,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正在做的事情,未來會變成一家公司。

十七年前數位平台還沒有那麼發達,工具沒有那麼多,單純把東西分享「無名小站」上。分享越多,不僅越做越有興趣,還慢慢累積非常多的讀者、網友,慢慢做到該類別頻道的流量冠軍。

很多廣告公司跟平台商就這樣注意到我了,表達希望可以跟我合作的邀請,所以我算是很早期的部落客開箱始祖。因此更拓展許多的閱聽眾,我慢慢把這件事情系統化、也找了更多人一起合作,漸漸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平台,這算是創業的契機。

我所針對的主題主要是時尚生活類,除了符合那時候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以外,基本上都是以我個人興趣為出發點,後來才去慢慢擴張其他不同的領域。像是生活飲食、3C開箱等。

當別人開始來找上門來洽談合作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是有商機的」!如果這是一個有商機的項目,我應該怎麼樣讓他規劃的更好,更細水長流,能夠更擴大,我透過這樣思考而展開了真正的創業路。

認識媒體背後的「價值」

而我的廣告公司是八、九年前才創辦起來,但是在我的創業DNA裡面,好像在很早之前就埋入這個伏筆了。

在學生時期我有領過施振榮學長的獎學金,那個獎學金很獨特的地方是,會要求學生每一個學期要去做義工。我那時候就分發到台北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我負責的項目是把很多的舊資料歸檔跟銷毀,所以我工作中讀了那些社工探訪唇顎裂小朋友故事。

讀完後萌生想讓基金會正在做的事情讓更多人看見的心情,所以我主動跟當時的執行長提案,想把當時我所認識的媒體品牌集合在一起,於西門町舉辦了一個義賣活動,也邀請了藝人,自己也去跑捷運廣告、公車廣告等等。我記得幫基金會募了兩百萬的款項!這個活動也奠定了我覺得媒體不是只有傳遞資訊而已,媒體可以整合非常多的異業項目,去替你覺得適合的品牌或單位,作更有價值的事情。

我覺得媒體要看它的價值,而不是他的產值。我覺得媒體帶給我最大的方便之處是人脈,還有品牌關係,這兩件事情不是用營業額來衡量的。也因為有媒體的存在,協助我現在的廣告公司,做出跟其他的同業最大的差別:我們可以更有機會或更容易的去接觸其他廣告公司沒辦法接觸到的項目,以及異業整合的部份

傳統廣告公司比較熟的像奧美,這些被通稱為4A廣告公司,他們做的跟我們其實差不多是同一種類型,但我們的關係比較偏向亦敵亦友。我們有時候會一起合作拿案子,但有時候也會分開來去做比稿,我們只是沒有他們的國際頭銜,但我們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不過我的觀察是覺得環境變非常多。過去對客戶來講,廣告公司是什麼集團出來的很重要,但現在就是「預算制說話」。預算制說話就是品牌要求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做到更有效的導銷效果。

傳統4A比較大的包袱是做的項目可能要有一定的預算跟規模才能夠承接。舉例來講,客戶過去能夠一年提出兩千萬的預算,現在不願意了,他可能不會一次給全部,而是每次給部分,還是用比稿的形式進行。這對大型集團來講是非常消耗資源的作法。

我們是小型公司,彈性較高,加上我們做異業跟內部整合的速度,相較其他4A還要快一些。有利也有弊,我們在資源整合上面確實不如大型集團這麼的強悍,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運用。

站高一點去解決客戶問題

在廣告業裡面我最快樂的事情是,客戶買單我的點子,我們合作著把目標實現,讓消費大眾看到這些東西,進而讓客戶的業績成長。但這個快樂能持續多久,能不能滿足我的成就感,我還在思考這些事情。第一階段媒體已經達到我的成就感,所以我會將媒體的資源濃縮放到廣告裡,協助廣告公司成長,所以我現在廣告公司比較像是披著媒體外皮的廣告公司,有複合式的功能。

當廣告達到一個脈絡的時候,我的人生接下來要往那邊去?我通常會思考這些事情,都不是在公司不好的時候,都是公司營運狀況很好的時候才會想這件事情。

所有廣告人都有一個共識:所有廣告最終所提出來的內容,都是為了解決客戶所提出的問題。這問題有很多種,可能是營銷,可能是品牌知名度的問題,有各式各樣的問題要去解決。但如果你沒做過媒體的話,純粹做廣告類別的人,可能只能從客戶自己本身去著手。

例如賣營養品好了,可能會從營養品的市場去做調查,去了解最近這幾年的狀況。但我們同時有在做媒體這塊,就有一個好處,你會發現在過去媒體的職涯當中,會先得到國內外很多第一手訊息,比方記者會、搶先體驗發布,甚至有時候客戶會帶你到國外去看可能明年甚至是後年的新趨勢。

媒體幫助團隊去打開視野,去建立看事情更高的高度,我覺得這會幫助到在廣告業解決品牌問題的時候的一個考量。我們如果只能站在一個水平線上去看客戶,你能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是有限的。但如果在媒體思維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去把原本台灣不具備的某些解法,透過很頂級的品牌的營銷操作,帶到現在的品牌方,協助其做更大的布局、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其實做媒體簡單來說,能夠很快速的濃縮別人的經驗,一季裡面可以把這季正在發生的所有事情,跟最近正在火熱的事情全部濃縮到你的武器庫裡面,研磨成一些藥劑,然後去餵給你現在適合的品牌客戶,就是廣告公司這一端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