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新藥開發用AI加速!──安宏生醫執行長林助強(應化博)專訪

專注於研發蛋白質降解新藥的安宏生醫,充分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研發平台加速研發進程,成立三年時間已產生2個候選藥物,預計2024年第四季提出第一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為進入資本市場預作準備。2023年四月底,安宏生醫在台杉投資的領投下,已完成A輪募資1,000萬美元,參與注資的股東包括台安生物科技、工研院創新、宏泰電工、萬豐資本、兆豐創業投資、凌陽科技及交大天使基金等重磅大咖。


所謂「蛋白質降解」,是人體淘汰老化或不良蛋白質的機制,透過蛋白質降解,去除具有缺陷或老化的細胞,以維持細胞與人體機能的正常運作。目前全世界前二十大藥廠,九成都已投入開發,羅氏並在2023年九月及十月投入一億美元與兩家公司共同開發。林助強說,生成式AI加速新藥開發的流程,可以將原本需要五年的開發時間縮短至兩年,不僅提升開發速度,也降低研發成本,讓後進業者有機會趕上其他先行者。以下為林學長第一人稱的專訪節錄:

從化工到新藥

我1986年進交大,就從事有機合成方面研究,在學校裡面,大部分同學都是往電子發展,因為我是做有機合成,對我來講,做藥會有比較好的發展,但是那個年代並沒有「新藥開發」這個概念,所以畢業之後我就先到化工廠工作。1998年突然有一個機緣,學長跟我說國家研究院(簡稱國衛院)成立了第一個新藥開發團隊,是由國外羅氏藥廠做抗病毒、抗癌症的藥物專家回來所組成的,於是我就投入這條路。

國衛院的階段主要是開發抗癌的藥物,那時候團隊經驗還有限,但是透過篩選也找到了一些不錯的化合物,持續的用有機合成的方式,去加速藥物開發,也得到一些還不錯的成果。

在太景時期,則是跟美國一家公司合作,我們主要研發的是抗發炎相關的研究,後來就轉到抗病毒藥物的開發。我在太景待了超過18年的時間,當中應該有15年的時間都在做抗病毒相關的藥物。

我過去的經驗主要是在小分子的藥物開發上面,通常過去一個計劃,大一點的可能會有一、二十人,但是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去做,你才會得到比較好的成果。從中發現到電腦輔助藥物設計,那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是真正能夠用於實務方面似乎有一定的限制。不過我自己的思考是,電腦是會隨著時間而不斷的演進的,所以我一直關注這個領域,這也影響我後來進到安宏生醫,就把AI引進公司來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

新藥的題目 AI選的

因為我是一個從事藥物化學切入的研究人員,一個藥物化學人員的訓練,是要有很長的時間去累積,還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台灣生技大部分以從事臨床開發的方式切入,我覺得如果我不做一些事情,好像沒有辦法把過去累積的經驗給一些新的世代,所以我才決定創業。

成立公司須找到一個可以很吸引投資人的主題,無意中我發現蛋白質降解這樣的方向,而什麼叫蛋白質降解?其實是透過小分子的調控,影響到我們細胞裡面沒有用到的蛋白質,把它消除的一個功能。原本身體裡面就有這樣的功能存在,但是因為我們身體會老化,或者蛋白會變異,累積之後就會導致疾病。2001年就有人提出來,是不是可以透過小分子去調控,讓身體可以達到恢復,把導致疾病的蛋白消除,這就是所謂的蛋白質降解。

新藥開發公司,需要的除了人才之外,更需要的是資本市場的支持。如果我今天選的主題不是一個相對未來性高的,那投資人其實並不會那麼熱門的去支持。我們選了AI,加上蛋白質降解的主題,困難度是很高的,但是投資人聽了我們的商業分享跟營運模式,他們覺得這是可行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願意支持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在選題方面,我們用AI、大數據,選擇更深入標的,比方說要去治療的疾病是什麼領域?另外就是怎麼快速的去驗證產品線是有效的?所以在初期的開發,我們就希望能夠找到以一個比較小的公司能夠切入的領域,於是我們第一個藥物開發是用在皮膚,特別是雄性禿的領域。

現有的藥物治療禿頭,都會影響到男性賀爾蒙,而且治療完之後其實都還是會再掉髮,並沒有達到治本的目的,我們發現這個藥物做蛋白質降解是很高的機會,經過動物模型驗證效果也非常好。經過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挑到很好的藥物,目前正在做原料藥的製造跟試驗,希望在明年第四季能夠送交美國跟台灣新藥臨床試驗。

過去虛擬的藥物篩選,透過蛋白的結構知道孔洞長什麼樣子,但是要做結構篩選的時候,必須要有已知一群的各式各樣化學結構,稱做化學空間,但是這個化學空間其實還是非常非常的窄,所以你做的篩選結果可能效果有限。但是生成式AI的邏輯完全與之不同,它可以按照孔洞本身的特質,直接給出不同的化學結構,符合那個特質,直接生成出來,整體的開發就可以大幅度縮短,而且你投入的資源會大幅度的減少。

另外一般談到AI的時候,往往強調的是算力,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塊,但是更重要的一塊其實是「領域知識是什麼」。所以我們公司開始進入AI領域的時候,自己建立了伺服器,建構了硬體AI的運算能力,同時從開源拿到資源去訓練,用我們了解的領域知識去訓練我們的AI,可以去做整體藥物的設計跟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的驗證工作。

安宏生醫的商業模式,除了我們自己開發新藥之外,希望能更專注在早期新藥發現的這個階段。主要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台灣並不缺所謂臨床試驗的公司,但是他們缺乏真正前期有價值的「藥物」。這樣的藥物通常由新藥發現就開始,我們過去的經驗在開發上是很有價值的一環,因為只有有能力開發出有效的化合物,才有機會跟國際的大藥廠去接軌。

而且新藥開發的產業鏈太長,台灣小型公司不可能從一開始新藥發現一路做到NDA,這不是小公司的金額能做得到的,所以我們就專注在最有價值的價值鏈,去開發新的藥物。要做這件事情,選題要對,同時方法要夠有創新,才有辦法做出比別人更快、更好的化合物出來。

同時間我們團隊也參加很多的活動,不斷去接觸全球的大藥廠,或地區型的中大藥廠,目的就是讓他們早期就了解安宏生醫做的事情,同時了解我們這麼小的公司,這麼短的時間就有一定的成果,證明我們的能力。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證明,來引導國際大藥廠跟我們做早期合作。我們現在跟很多國際藥廠都有連結,也不斷有多次深入接觸,我們相信在明年很有機會有一些不錯的進展跟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