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測謊的科學與感性 刑事人性哲學觀──刑事警察局主任秘書林故廷專訪

首位非醫事背景,在合校前獲頒陽明傑出校友榮譽的生醫光電所林故廷學長,在警界可謂大有來頭!長年鑽研鑑識科學,並赴美國受測謊專業訓練,回台後一手建立台灣警界的測謊系統,更辦過如八里雙屍命案、南迴鐵路搞軌案等無數矚目的重大刑案,都仰仗著林學長透過測謊,找出偵辦的突破關鍵,打開犯嫌的心防或洗清嫌疑人的清白。

相信「科技是用來保障人權」的林故廷學長,出身自雲林,不諱言踏入警界「純屬偶然」。跟著高中同學一起錄取警察大學,集體住校與行動、寒暑假前往基層派出所、分局實習,林故廷學長在過程中「當警察的使命感」逐漸清晰,與同袍並肩同行的團隊生活,彼此相互羈絆、互相牽掛,更是往往擦出警大生涯中最津津樂道的事。

其中以洞察人的行為和心理的「鑑識」科別最令故廷學長感興趣,「每個犯罪人的態樣、背景、個性都不太相同。」他如此說道。早期資通訊科技並不發達、甚至監視器也未普及的年代,破案往往仰賴刑事鑑識人員的專業分工,實務工作經驗裡面對現場證物採集,無論物理鑑識相關的彈道分析、工具痕跡或指紋分析、化學鑑識和測謊都是十分關鍵,專攻測謊的林故廷學長在警察大學鑑識研究所畢業派任刑事局服務一年後就被派往美國深造。

首位非具備醫事背景的陽明傑出校友,林故廷學長投身警界鑽研測謊技術多年,偵破多起社會矚目的案件,更科學化的建立起台灣測謊系統。(林故廷提供)

「什麼叫說謊?定義需先清楚。」受過嚴謹訓練的林故廷學長帶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赴美取經,憑著年輕人的一股衝勁,從喬治亞到阿拉巴馬甚至馬里蘭、芝加哥等各大州城市走透透,只為探詢深耕測謊領域已五、六十年以上的大前輩們,挖掘他們創造測謊技術背後的思考邏輯,將自己的疑問梳理開來,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徹底實踐化。林故廷學長的努力不懈使他對於測謊整個構想與圖像了解更加全面,滿載歸國。

當時的台灣測謊技術亦發展有年,林故廷學長謙虛的表示「我是將它修得更精緻,以及帶入量化的概念。」自此台灣的測謊走入科學化的新里程碑。學長分析道,其實台灣測謊的條件相當得天獨厚,不僅融入日本的技術,由司法機構執行,能夠讓受嚴謹訓練的測謊人員獲得較多測前的資訊,充分了解該案會影響測謊的變因為何,排除不必要的變因,讓測試情境設定臻於完美,「不會garbage in garbage out,使結果導向比較準確的預測」。

對比美國擁有許多私人測謊機構,人員良莠不齊,資料蒐集部分不太前往現場勘查等,林故廷學長表示這可與台灣的要求「差很大」!在警察機關的測謊人員不僅要經過兩三年的培訓才能獨當一面,案件本身的卷證整份皆須瀏覽過後回到現場進行多項重建、條件澄清之後方可進行測試。「執行工作所要下的時間可能就是美國的五倍到十倍之多。」顛覆一般「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印象。

令林學長感動的是,透過這套嚴謹的測謊技術,配合證物蒐集、嫌犯或相關證人的陳述等,成功證明真凶另有其人,而洗刷一些在監服刑者的冤屈。知名八里雙屍命案中屢遭到聲押的三名犯嫌經過林故廷學長與真正的犯案者謝依涵測謊後的對話,從謝女的陳述與行為證據等蛛絲馬跡中,排除呂炳宏等人的嫌疑。

林故廷學長認真地與測謊同仁研析測謊技術。(林故廷提供)

偵辦南迴搞軌案過程裡,莫約在事件發生的中期有個道班工剛好在某些關鍵時段有請假又行蹤交代不清,林故廷學長深入評估該人的人格特質,進行測謊結果顯示並非他作案,言詞前後不一與其漫不經心的處事風格較為相關。多起實例也讓原先認為測謊「不具再現性」而有疑慮的司法界得以慢慢接受這套測謊為偵查所帶來的幫助。

哪怕他是測謊權威,林故廷學長始終抱著同一個主張:「測謊不能取代所有的過程,只是一個輔具。當沒有其他證據時,測謊不能當證據,頂多作為證據的『連結』依附於證據之上。」鑑識科學出身的他亦深知「凡事沒有絕對」,林故廷學長非常慎重地說:「有時候難免會抓錯人,但重點在於怎麼樣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減少錯誤。」面對因證據不足而讓犯人逃過法律制裁的情況,雖扼腕正義無法獲得伸張,當今法治社會的價值精神體現即是如此,身為執法者仍然必須堅守規則。

發生犯罪是一種必然的話,最難的是做好防範於未然。因應資通訊時代日新月異的犯罪模式,數位金融、虛擬貨幣、網路犯罪國際跳板等各式科技犯案層出不窮,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卷宗夾,忙進忙出的刑事警察局同事在研擬對策。學長笑稱:「生醫光電博士班所學通通派上用場。」偵辦刑案的思維得走得更前面。林故廷學長也曾走入地方,貼近民眾對社會安全的需求,他利用科學辦案的角度致力幫助失智老人找回回家的路,率領團隊邀請銀髮長輩捺印指紋建資料庫,登錄聯絡資料,為未來萬一失智加一層保險。

曾走入地方分局的林故廷學長貼近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並為在地帶入科學辦案的概念,為未來做預防。(林故廷提供)

談起前後累積將近30年的警界經歷,林故廷學長對工作的熱情不減。高難度大案帶給自己龐大的壓力,破案時從他自述「腎上腺素會一直分泌個兩三天!」就能看出喜悅之情有多麼高昂。可令學長更銘刻在心的莫過於「辦案是要把人辦醒的!」讓罪犯幡然醒悟,敞開心胸去接受刑責,得到警惕未來不會再犯。這份成就感長時間影響著自身。學長說「很多人在獄中寫信給我,感謝我讓他們重獲新生。」這句話乍聽令人摸不著頭緒,身處囹圄如何稱得上新生?或許答案是心靈上的重生吧!

對身經百戰的林故廷學長而言,善惡並非二元論,而是互為表裡。於法所不容之事物,在每個人想法宇宙裡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只是龐大的社會結構中共同生活的人們需要遵循一套遊戲規則,若牴觸規則便要勇於承擔後果。學長以同理心出發,不帶任何批判的有色眼鏡看待每個當事人,智柔地理解對方的動機,當事人因著這樣的信任往往能娓娓道出心路歷程,「……他們大部分都很後悔因為衝動而做了那些事。」衝動所帶來的痛快是極其短暫的,林故廷學長勉勵著每個有緣人真正找到自己能快樂一輩子的事。彷彿已然是超脫的引路人,在紅塵俗世裡頭喚著迷失的旅人停下來好好看一下現在到底身在何處、正邁向何方?

刑案偵辦,散落一地的現場證據乃至於測謊等冷冰冰的科學辦案儀器,或是洋洋灑灑的鑑識報告,要將犯人繩之以法,終究還是要直接面對那一張張犯罪人的臉孔,那些生理數據之外的故事,將內化為每個刑警使命裡的一筆痕跡,感性地敦促著不論刑事人員或犯罪人都要迎向永遠會到來的明天,透過專業不斷地提升和進步,讓老百姓在社會約定的框架中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