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許伶楓(諮商心理師):疫情之下的愛、失落、與存在的意義

從2019年底至今,兩年多以來全球都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這期間許多人遭逢生命中的各種失落,包含失去親人、工作、各種人生規劃的變動(出國進修延遲、結婚等),人們對於生命意義的困惑或深刻體驗到無常就發生在生活裡,也成為在諮商室裡經常碰觸到議題。扣著這個主題山腰在2021年下半年邀請敘事治療大師黃素菲教授帶領了四次深度討論讀書會,選讀了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合著的「死亡與生命手記」《心靈工坊,2021.5》與精神科醫師凱博文的「照護的靈魂」《心靈工坊,2020.3》。我們談著與生命和死亡相關的事,也談遭逢病痛死亡與摯愛離別的悲傷故事,但這卻也是充滿愛的2本書,我們共度四個溫暖豐盛的夜晚,除了推薦大家找個時間細細品讀,也在此分享其中為之觸動的部分。

這兩本書皆是作者與另一半生命告別的親身紀錄,透過作者的文筆傳達也讓讀者有不同的視野來看待死亡與生命。歐文與瑪莉蓮兩人結婚65年,兩人皆是在學術專業領域上很有成就的人,可說是在一起了一輩子的夫妻。2019年瑪莉蓮經診斷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接受重度醫療、化療,甚至引發⾎栓中風,瑪莉蓮最後堅定且清明的選擇自己何時死,並主動要求醫師協助「自殺」(她居住的州有合法的處理過程);歐⽂也好不到哪裡,無法平衡隨時會跌倒,在室內要使⽤拐仗,在⼾外必須靠三腳助⾏器,左⼼房的天然節律器所發出的電脈衝無法傳到下⽅的⼼室,必須裝上⼈⼯電⼦節律氣。在此狀況下87歲睿智又勇敢的瑪莉蓮向歐文提出兩人合寫一本書,記錄他們一起共度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心路歷程。

而,照護的靈魂是精神科醫師凱博文寫給失智妻子情書,紀錄兩人從年輕時的生活到妻子病後照顧的過程,這一路兩人經歷的各種挑戰與每一次面對失落又平衡生活,然後又失落又再平衡。凱博文的妻子瓊安在59歲開始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延續十餘年),兩人婚姻生活的前半段瓊安無微不至的照顧凱博文,幫助凱博文在醫療專業上全力發展,瓊安病後凱博文從被照顧者轉換成照顧者,竭盡所能照顧她。長年照顧重病親人,有一個極大的挑戰,那便是如何在盡心盡力照顧對方的同時,還能保有自己一部份的生活,尤其在看見自身的有限與脆弱的同時,還能穩定在照顧者的位子上。書中讓我動容的一個部分是凱博文提到照顧是一種「原始本能的行動」、「照護是一種展現人性存在的行動,我們由此確認我們對道德的承諾」,也從照顧另一個人的過程中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你去做,因為有事得做,我想這也正是他回應婚姻誓言的一種態度。

歐文夫妻與凱博文夫妻他們生命的精采豐富,看見他們與所愛告別,除了經歷喪妻之痛實屬不容易之外,也讓讀者在面對親人離世有所共鳴與經驗上的提醒(以下轉錄自曹中瑋推薦序文):

1.我再也無法與他/她分享我的心情、生活和其它的一切。
2.因為他/她的離開,我的心中少了一塊什麼,再也沒有人可以填補。
3.我常會有麻木或恍惚的感覺,似乎失去做事的興趣和動力。
4.有時候會忘了他/她已經離開,不自覺得想要告訴他什麼。
5.對死後的世界常有矛盾的念頭,在腦中反覆……

親人離世的痛楚,我們可能會回隨著時間的前進而流逝,隨著生活工作、閱讀、書寫等,從中恢復如常的生活,然後繼續守護我們已離世所愛親人的記憶。歲末年終寒假與農曆新年假期將近,推薦大家品讀這2本好書,貼近我們心中柔軟的那一塊,在失落與愛中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