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化繁為簡 三十而「力」─ 合勤科技董事長朱順一學長專訪

除非是參與母校重大典禮、獎學金頒獎儀式,鮮少出現在媒體前,總是低調埋首於工作間的朱順一學長,在一手創辦的合勤集團邁入三十周年之際,應允了專訪,讓讀者有機會了解這位樸實至極的工作人的專注樣態,與如何惦惦運營龐大的高科技公司。

在合勤裡頭人們皆以「朱博士」來稱呼朱順一學長,別於一般董事長給人有著無形距離感的刻板印象,「朱博士」便是打破階層的展現,帶著更多面對挑戰的研究性格,無論從哪方面看朱順一學長都像是穿梭在校園間的學者,到處尋思著如何解決問題、跟上新科技趨勢等龐雜的大哉問。

創業是實作者的必經之路

朱順一學長創辦事業的動機頗為單純,「想做產品、做產業、創事業。」他說。「喜歡實做,不喜歡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1987年他就捲起袖子,一個人開始搞創業去。

白手起家的第一步總是比較克難,在合勤集團的前身「一隆科技」草創時期,朱順一學長現今回想起這段往事,雲淡風輕的語調上聽不出當時的辛苦,反而更像是成功通過一段高潮迭起的歷險:「開始就一個人做,我那時在龍潭中科院附近租了個未裝潢的小透天公寓,六天24小時在做研發,足不出戶,太太準備一星期的菜帶去放到冰箱,工作吃住都在裡面。」作為那時台灣唯一的通訊技術公司,到龍潭是因為那時台灣只有中科院有通訊技術人才。公司初始招不到人,只有把親弟弟也招來,成為第二個員工,後來陸續招了兩位中科院離職的員工,在1989年時公司共有四位工程師,從事那時最先進的高速數據機的研發,所有打雜的事就朱學長自己統統承包下來。

當有志者亟欲獲得些什麼的時候,上天不會辜負這份渴求,貴人適時的出現更讓一隆這個小公司成功蛻變──那是與胡定華學長的重新相遇。胡定華學長是朱順一學長大三時的電子學老師,大四時的班導師。朱學長印象中的自己是個上課坐最後面,不太愛抄筆記也不與老師互動的學生。胡定華學長也在朱順一畢業那年到工研院展開一段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歷史,創立電子所任第一任所長,後擔任工研院副院長。1988年胡學長退下工研院副院長職位,轉任漢鼎創投總經理,次年胡學長透過同學得知朱順一自己在做研發創業,就提議漢鼎創投加入投資,胡學長個人也成為合勤科技的投資者之一,合勤科技也就在1989年以四個工程師、三千萬資本額申請進入新竹科學園區。

胡學長教書四年後進入產業發展,而朱學長不喜教書,直接踏入產業創業,都是屬於喜歡產業實做之人,在產業與技術變遷之時,也就是新產業與新技術崛起的機會。胡學長當時為台灣導入新的CMOS半導體技術墊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根基,而後投入創投,輔助新產業、新公司的興起;朱學長則是抓到一個高速數據機由類比電路做法改成數位信號處理的新技術做法的機會,研發領先業界的數據機產品而獲得成功。

不同於那時期的許多科學園區廠商,是工研院的人才技術外放而成立,合勤科技是唯一以中科院人才為研發骨幹的公司。合勤科技保留了許多中科院國防科技的菁英骨幹,從事商業通訊產品研發。合勤本身是網路公司,長期發展有網路防火牆等資安產品,是國內唯一做資安硬體的廠家,也就自力研發內網防駭客的平台與工具,是現所知國內唯一可有效防止駭客的一套方法。

朱順一學長面對高科技業的瞬息萬變,他態度一貫謙遜,不改對新知的追求,學習新的方法。研究環境出身的朱學長將研發與技術做整合連結,並堅持著技術核心本位:「還是要靠產品本身,技術沒跟上的話就會被淘汰了。」保持敏銳度依然是科技業者們亙古不變的課題,像開著一艘巨輪在浪中航行,沉穩且朝著對的方向才是能夠抵站靠岸的原因。

教育照亮社會角落 灑下希望種子

而這艘沉穩的大船行間有痕卻無聲。若在搜尋引擎上查找朱順一學長的資料,想必多半都不是談論企業如何有成的秘辛甘苦談,而是獎勵優秀學生的獎學金頒發。友聲自然直指何以創業開始談起,但學長的回答相當出人意料:「做對台灣有幫助、有貢獻的事情!企業做起來後才有能力貢獻社會,包括幫助那些弱勢學生靠教育翻身,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一項推動力,而朱學長以自身體驗為例,若非接受過獎學金之助完成從大學到博士的高等教育,也無法以高科技知識創業。因此他多年來每年捐助一筆可觀的學業績優獎學金與清寒學生助學金,至今在交大的獎學金已頒發二十一年。「獎助學金都是個人捐助,覺得用公司捐助好像在慷別人之慨,因公司是股東大家的,公司也不保證每年賺錢。」朱順一學長想起過去的擔心不由得笑出聲來,現在大家都要企業注重社會責任與公益。現在「朱順一合勤獎學金」結合本名與他一手創建的公司,表示個人捐助與公司注重,達到學長理想中那個企業之於社會的願景──公益。

朱順一學長從小在十八尖山下清華校園邊長大,在博愛路交大校園的前後從幼稚園讀到大學,在新竹中學與交大領的獎學金,獎學金頒贈就從交大、清大等在地頂尖大學出發,意圖使優秀的年輕人更專注於學習。而清寒助學金方面主要針對竹苗區的高中生設立,因朱學長發現許多弱勢學生家庭成員教育程度、收入皆低,無法關照其讀書學習,根本上不了好學校,後段學校有更多的弱勢生,許多是繼續完成學業都有問題。於是在後段學校的重點是借助熱心的學校導師,幫助弱勢學生完成學業而不看成績,希望將來他們能有更好的翻轉自己的能力。

從這方面能看出朱順一學長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扮演著「支持者」的角色,這點即便自企業社會回饋開始,談到整個合勤集團的人才管理時也不例外,朱順一學長自承不是好的管理者,採取支持與信任模式,員工有勇氣與企圖去做就支持。

化繁為簡 三十而「力」

不僅如此,經營一座龐大的企業體還得保有針對新科技趨勢敏銳度與決策彈性,目前的合勤除了技術產品領先的理念外,因應營運模式的不同,更致力於「分而治之」的方向,將公司轉型為控股公司,鼓勵內部創業,不同營運模式分離為單獨營運公司,互相之間可以合作共用資源,內部創業彈性拉伸到最大。

「高科技業變化非常大,目前當紅的項目不保證永久,能預見到五、六年的光景就算不錯了,而新技術常不易在既有組織中發展出來。」朱順一學長這麼說道。因此合勤相當鼓勵員工創新,支持他們創業發揮,並降低溝通過程中的冗長,期盼能藉此提供充分的舞台讓員工們恣意發揮並分享成果,這就是為什麼合勤將各項新技術發展或不同營運模式的事業體分成不同的營運公司的原因。

每個新的創意或新的事業,都有專業且具備十足熱忱的人來運營,朱順一學長則利用控股的概念了解脈絡,其餘的放手給年輕人們於「企業內創業」擁有一片天。朱學長跟這些肯打拚的年輕朋友們說:「只要有企圖心,能夠承擔責任與風險,那便足夠了。」可以想見,內部源源不斷的活力正帶領著現在的合勤科技。

合勤集團主管齊力祝賀集團30周年慶。(左起宇曜智能總經理林藎如、智勤科技總經理李炳欽博士、合勤控執行長楊國榮、合勤控董事長朱順一博士、合勤科技總經理林錦蘭、盟創科技總經理黃文義與兆勤科技副總經理吳維銘)

走過創業艱難,走過順風,也走過逆風,能夠在業界屹立三十年絕非天外奇蹟,而待人謙和的朱順一學長歸功於每個合勤人的努力:「成果是大家一起分享的。」他將這些感謝與篳路藍縷的三十年濃縮成慶賀集團本月生日的slogan:「30有你,而力」 (Go 30, Beyond Possibility)意旨全體人員齊心協力使公司更具備活力、毅力、創造力與影響力,迎向下一個三十年。

這艘正值「輕熟期」的大船依然在向前駛進,迎接通訊時代的每個浪頭,船上的人員們各司其職地努力運作,而掌舵者也奮力抓穩方向盤引領。大家保持衝勁與信心,縱使朱順一學長自嘲自己不會管理,但無論自產業、策略、社會回饋等各方面來看合勤,朱學長似乎是過於謙遜了些。 如同印象中那樣虛懷若谷的學者姿態,不自誇不張揚,採訪結束踏出會議室時,朱順一學長送人至電梯口後,揮了下手,再緩緩地走進辦公室展開另一工作行程,過程中僅伴隨著一點輕輕的腳步聲,能確實讓人感受到這股寧靜中的力量──是踏實,最簡單也最難的那種。

▌撰文/王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