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劉庭瑜(健康心理中心專任心理師):你今天跟自己說嗨了嗎?關於做自己的兩三件事!

你,今天開心嗎?是發生了什麼嗎?還是做了什麼?曾有人跟我分享,有時候想向親近的朋友和家人表達內在真實的想法,但害怕會遭到他們的反對,或不能理解,甚至會導致關係變差,所以遲遲不敢開口。但沒想到,在鼓起勇氣說出後,對方的反應卻是比預期的冷靜,甚至還告訴自己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雖然讓人感到訝異,卻也因此鬆了一口氣和感到開心。這樣的事很常聽到,因為害怕不被他人接受,而不敢表達內在想法或真實的自己,很想做自己,但又怕被別人討厭。

受到社會文化與成長環境的影響,一邊摸索著如何認識自己,同時也學習如何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想要融入群體,產生歸屬感,但內在的想法與主流價值觀有所衝突時,很容易感到煩惱與不知所措。這樣的過程往往佔據了人生很大的部分,若沒有被正視,除了與真實的自己產生越來越遠的距離外,也會感到低落煩躁。正如《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所提到的,所有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岸見一郎、古賀史健,2013/2014)。而人只要活著,就需要處理跟其他人的關係,因為害怕被討厭而妥協,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逐漸地,被忽視的內心,會讓空虛感越來越大。其實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以為的我」,一個是「真實的我」(黃士鈞,2012)。以為的我是自己表現出來的樣子,真實的我則是內在的狀態。無論哪一個我,都是很重要的,都是我們的一部份,探索與了解並且讓兩者共存。可以參考下述兩個方式讓它們共存(黃士鈞,2012)。

  1. 接受與信任正在經驗的:因為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事情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有相似也不會完全相同。
  2. 練習並存:用正向肯定語說出兩個我,如:我喜歡跟人聊天說話,同時,我也想要有獨處的時間。唯有持續的練習,能更加了解和接納自己。

了解與接納自己時,自卑感將阻礙我們拒絕聆聽真實的我,對內在需要視而不見,越是想獲得他人的接納和尊重,越可能不自覺地迎合和滿足他人期待和目光,因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患得患失的狀態可能常感到憤怒和恐懼。自卑是感到不如人,對自己的行為或能力給予低評價,擔心無法和他人保持關係的恐懼也會產生自卑。同理心與包容就如勇氣一般,使我們得以克服自卑感(Brown,2007/2014)。

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傾聽與包容其所訴說的,當彼此擁有相似經驗時會帶來連結和共鳴,那種連結與歸屬感增進了勇氣讓我們說出內心的話。與他人的連結會帶來勇氣,而與自己的連結也同樣重要。我們對他人抱持善意與包容,卻很常嚴苛地對待自己,諺語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可能讓我們誤以為對自己嚴厲是件正常不過的事。然而,想與真實自己有更多的連結需要更多的自我接受度及慈悲心。優點觀點有助於增進對自己的包容,藉由探索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找出兩者之間的關聯(Brown,2007/2014)。例如:在工作上控制和嚴謹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但相較來說比較負責任跟努力而讓人放心。

做自己是在了解與接受自己後,能更自在的表現出真實我。曾有一句話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們確實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表現出想要的樣子。但不要將做自己當成不求改變或是傷害到他人,破壞了關係仍不反思的理由,因為我們處於群體社會,人與人的相處和互動是必然的,所以,需要適時的改變來適應生活(Mumu,2022)。因此,一方面探索和了解自己的真實我與以為我,另一方面要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理解社會文化與主流價值觀對自己的影響,在這三者間找到平衡,找到想要做的自己,進而能更快樂和安心地表達自己,就如《做自己,還是做罐頭?勇敢挺自己的第一堂課》的作者所提到的,追求做自己的過程中,將看見自己的平凡渺小,同時也要擁有勇氣追求獨特美麗。意味著當勇於面對與了解自己時,有時看似矛盾的情形,實際上能夠並存,進而創造出一個獨特的自己。想做自己嗎?那會是怎樣的感覺?就讓好奇心帶領,從今天開始多方面的了解自己吧!

參考資料:
Mumu(2022)。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台北:時報文化。
黃士鈞(2012)。 做自己,還是做罐頭?勇敢挺自己的第一堂課。台北:方智。岸見一郎、古賀史健(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葉小燕譯)。台北:究竟。(原著出版於2013)。
Brown, B.(2014)。我已經夠好了:克服自卑!從擔心別人怎麼想到勇敢做自己(洪慧芳譯)。台北:馬克孛羅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