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張郁雯(健康心理中心專任心理師):奇怪的二選一陷阱

我那五歲和六歲的小孩時常(在我分身乏術的時候)提出各種請求,例如,五歲的兒子想要的玩具總是多多益善;走進麵包店,他們也總是這個想吃、那個也想吃(一種「我全都要!」的概念);準備要離開好玩的公園、或是上床時間到了,小孩也總會再三拜託「媽咪,可是我還想玩耶」、「我還沒玩夠!(搭配泫然欲泣口吻)」。

面對親職教養和關係當中的溝通,很多人以為只有「答應小孩/順從小孩」以及「拒絕他」這兩種選項。「答應小孩」等於小孩開心,但小孩無止盡的需求無法每次都滿足;「拒絕小孩」代表小孩可能會不開心、大哭,教養者覺得更心累。因此關於拒絕,教養者常見的手法:哄騙安撫、威脅利誘(加否定怒罵)、強行帶離。還有一種家長是答應了孩子,但心裡覺得不甘願/忍耐自己的不快,覺得自己被(孩子)犧牲。

這種情緒會持續累積,有一天又會爆發出來,回到孩子身上,可能是大罵孩子,或可能對自己感到委屈。

其實教養小孩真的有很多不容易的挑戰,我常常在街邊、公園或餐廳觀察其他人的親子互動,常常都想對孩子的家長說:「辛苦了」。我覺得每次在街邊教養,大家也都在互相觀摩,看看別的家長都怎麼處理孩子提出的各種挑戰。面對孩子無止盡的需求,除了照顧者要把自己的身心狀況穩定下來,才有能量可以承受教養小孩所發生的各種狀況。

我在晤談室當中面對許多已經長大後的學生,他們常常回饋我,其實很多時候提出要求,只是希望能夠被理解、被聽見,但是父母往往因為各種現實上的限制而無法配合他們的需求,時常反過來被指責不懂事。這些過往和父母的回應讓他們留下許多受傷,並且對父母失去一部分的信任感──「如果我表達我的真實需求,不會被接受,只會被責罵批評」。

身為父母的我,也明白這種兩難。因此說到關係當中的拒絕手法,我還滿推薦拒絕小孩的時候,附帶大量「同理心情感反映」 的作法,可以讓孩子雖然被拒絕,但同時感覺到被理解、也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情緒。例如「這裡真的好好玩喔,你還想要繼續玩、還不想結束,媽媽說要回家,你就覺得好失望,媽媽知道你的感覺」

「先處理情緒後解決問題」等孩子情緒稍微穩定,後續可以加上說明,劃出界線:為何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以及替代方案,例如「我們一起去吃好吃的東西」。有時候觀察到家長在情緒尚未安撫的前提下,先提供提供替代方案,因為小孩情緒尚未平撫,所以往往會拒絕提案,導致家長感到挫敗困難。

也曾經有家長疑問,同理孩子之後,孩子可能就更不想配合。其實同理是要搭配劃出界線,才能幫助孩子拓寬自己的情緒涵容空間──一方面被大人所理解了、接受了,而後也才能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以及消化。

我常覺得親職教養是一塊投射板,你對自己的所有感受是否能夠接納、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都會反映在教養過程中。面對親職教養或者關係中的協調溝通,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挑戰,在自己和對方的需求當中拉扯,希望在那些片刻我們都有能力接住他人,或者被好好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