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周揚邦(心理師):常覺得是自己的錯,該怎麼辦?

可能是犯了一個錯,導致別人的工作量增加;可能是說錯一句話,讓關係產生嫌隙。讓人內疚的情況,有的根據客觀事實產生,有的是過度主觀放大自己的影響力。Ilse Sand(2020)提到兩種內疚,理性和不理性的內疚。如果內疚多少跟自己有做或沒做的事情有關,比如說排隊不小心撞到人感到抱歉,或者減肥時吃冰淇淋而感到良心不安,這是理性的內疚。理性的內疚讓人看到自己可以調整的部分,朝對的方向成長前進。但如果不清楚原因,或者為一件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事情而良心不安,這有可能是不理性的內疚。不理性的內疚往往是過度自我苛責,認為自己需要承擔所有責任,讓人處處提心吊膽,擔心犯錯而裹足不前。

內疚感是什麼呢?

Ilse Sand(2017)說道:「內疚(罪惡感)是人們在無力感跟悲傷中,為了保護自己而緊抓住不放的一種感受」。例如,親密關係不順遂時,比起正視對方已經不愛自己的事情,怪罪自己感覺比較不會那麼受傷。又例如,家庭氣氛差,小孩容易覺得是自己的錯,因為把罪惡感跟權力背負在自己身上,比較能維持內在的穩定,要打破「父母不可能會犯錯」的理想形象,對小孩來說可能比較難。內疚如果是一種掌控感,當人出現「All or Nothing」-要不都是自己責任,要不跟自己完全無關的二元性思考,就可能過度承擔責任,把生活壓得喘不過氣。 

如果不斷出現內疚感,可以怎麼辦呢?

首先,腦中出現「這都是我的錯」時,可以先緩一緩。事情的發生往往不全是一個原因,可以提醒自己:「我可能是需要負責的其中一人,並非唯一的人」。有一個練習方式,拿張紙、把影響事情的可能原因列出來,並試著分配不同原因的影響力占多少比例。這樣的練習可以讓人看到是否過度承擔責任、歸咎自我。

接著,可以提醒自己,困難的日子並非是誰的錯。如果在糟糕的日子開始自我評價,容易變成糾結或自責。遇到不開心的日子時,可以告訴自己:「今天可能是特別的成長機會」、「我要利用這一天訓練自己對那些表現不佳的人的同理心-也包括對我自己」。

每個成人都需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包含將逆境轉化為成長的契機。舉例來說,當我沒有照著家人的期待就讀某科系,家人因此感到失望生氣。這時出現的內疚感,某部分是理性的,家人確實因為我沒有讀某科系而有情緒,但讓家人感到榮耀、能和其他朋友炫耀,並不是我的義務。對家人來說,用某種讓自己感到驕傲的方式生活,是他們的責任。我可以為自己負責,但不用把別人的責任攬在身上。

最後,認清自己是有限的。如果無法滿足別人的需求而自我批評,或因為「無能」造成別人其他額外的挑戰,這其實不是什麼災難-沒有人能過著一帆風順的生活,挑戰也可以轉化為成長。知道並接納自己的能力、影響力和掌控範圍都是有限的,並學會何時該戰鬥、何時該放手,就可以不再內疚、用良心不安折磨自我。有段智慧的禱詞寫道:「神啊,求祢賜給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可以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內疚感的面對和處理是可以練習的。試著對自己的內疚感好奇,仔細檢視而不被它牽著鼻子走,就可以更自在,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資料來源:

伊麗絲‧桑德(2017)。《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伊麗絲‧桑德(2020)。《內疚清理練習:寫給經常苛責自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