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志願是工程師的醫生!串起產業與醫院溝通的橋樑──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專訪

陽明交大合校以來致力培育醫療及科技方面的跨域人才,增設「醫師工程師組」期盼未來這些學生們能作為雙方的橋樑,在思維方面兼顧兩邊的需要,順暢溝通以創造更多的機會。

而這些在可預期的將來有著工程腦的醫生、懂醫學的工程師們的「老師」,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同時也是台北榮總精神科醫生,從小喜愛理工相關的專業知識,小學就開始自學程式,高中跟朋友大玩Coding他,卻因爸爸一張「電機、醫學院」科系二選一表格,和一句暗示意味十足的「你自己想看看!」而棄理工走入了杏林。

豈料楊智傑老師人生中彎彎繞繞,終究走上了分析訊號、AI智慧等應用技術一途,並肩負起了媒合各家擁有新科技與醫院的重責大任。他對科技、程式的長年努力使他在追求卓越便捷的醫療科技浪潮中能站穩腳跟。談「跨域」智傑老師捨他其誰?

醫學院的學習可想而知跟工程肯定無緣,但幸運之神給了楊智傑老師契合滿分的教授,前陽明校長郭旭崧校長,本身專業就是資訊相關的郭前校長指點他可以找郭博昭教授做生理訊號分析。這個小小的引薦大大的影響了當時的楊智傑,「我才發現原來有些人在做這些不一樣的事情!」他興奮的說道。

大三開始的臨床醫生時期更是個極大的轉折。楊智傑老師認為對他來說最重要的Moment莫過於此時。受惠於台北榮總加護病房主任尹彙文的無私,大方讓他用三年的時間窩在加護病房收集臨床數據,楊智傑老師看著各式各樣的生理訊號,宛若一名整日跟資料為伍的工程師,每天的工作就是一邊上醫學院的課,一邊在想怎麼解決問題。

大六大七那年,楊智傑參加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辦的Science Fair榮獲第一名,赴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展開實習,以及進入哈佛醫學院心臟科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像個資源庫,有巨量的訊號能分析,但哈佛的老師跟本想選擇內科的智傑老師說:「心臟科這些東西做了好多、發展好久了,你可以多看一下其他科別,包括腦的這個領域。」一席話指引楊智傑老師來到精神科,「當時覺得精神科很落後……一般人精神科醫生跟心理醫生還分不出來。」他自嘲著,但同時正因為腦波、睡眠相關領域處在發展階段,自己的加入能夠有所發揮。

現在楊智傑老師除了是台北榮總的精神科主治醫師,更利用本身的興趣與專業在陽明交大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裡,以AI人工智慧為主軸,跟產業對接,以陽明校區和交大校區各自紮實的基礎為最大的能量,很好的臨床資源、多年的經驗know-how知道如何把醫療數據轉為在醫療上可以用的工具,讓業界所發展的醫材設備,能更真正落實到醫院裡面臨床驗證。

楊智傑醫生亦參與2021年底醫療科技展之「邁向2030年智慧醫療前瞻論壇」演講。分享當代精神醫學如何再進化的觀點。(圖/楊智傑提供)

像找上他的中華電信,楊智傑老師帶著數位醫學中心團隊同仁們,將精神科總是供不應求的睡眠障礙門診,不可或缺的其中一環「睡眠檢查」透過穿戴式裝置的方式落實到居家進行檢查。而再將需要偵測的徵象AI移植到中華電信的平台上,中華電信就能協助血氧設備跟手機連結在一起。同時把產生的資料透過AI分析放到「中華健康雲」的平台上,協助了解患者的睡眠品質、呼吸中止症等問題。更是替業者有實戰的場域切入,對醫院、廠商、患者皆達到三方互利的效果,此應用甚至獲得了2021國家新創獎的殊榮。

楊智傑老師也聯手資工系彭文志老師的團隊共同搭建疾病關係的平台,引用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利用演算法把相關聯的疾病關係分類到一起,如糖尿病的人,可能同時也有高血壓等其他疾病要解決,而這個平台能夠提醒醫師注意患者的其他相關的疾病,在健保申報的時候也能夠避免遺漏遭到提退。用醫師的立場提出的真實訴求,再透過工程師的思維將流程、工作完成優化,「跨域人才」何以重要,大概莫過於此。

去年三月甫接任數位醫學中心主任的楊智傑老師承認,這份工作最大的挑戰依然是跟產業的合作相關,產業百百種,到底哪些可以合作,哪些不行?「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參訪過100多家!」到處對談技術和構思醫院「有沒有這個需求和什麼場域做驗證才好?」因此楊智傑老師繁忙的身影穿梭在各個不同的地方,談了老半天的案子終究沒有辦法開花結果的記也記不清,楊智傑老師笑說:「挫折的東西我都忘記了。」

與王學誠教授所帶領的防疫機器人團隊合作,以模擬病房為場域進行討論及測試。右下為送藥機器人。(圖/楊智傑提供)

除了樂天和積極的態度之外,楊智傑老師亦將這滿滿的熱忱都投射到目前他帶領的「醫師工程師組」就讀同學們身上,這些學生們很像當初的楊智傑,又有一點不像:他們比楊老師幸運的是有正式的修課管道必修電機系的精華課,再回到陽明校區從事醫學訓練,楊智傑老師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目標,分工來完成「手術機器人」的專題,訓練其解決問題和醫療跨界工程思維的能力。

因應新的世代,用以前的方式解決問題絕對是有問題的,更多跨領域的結合衝破過去的思維窠臼,擁有不同而更廣的視野,解決明明需要卻遲遲未能獲得良好方法的問題,那座連結宇宙的「橋樑」的人才、單位等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哪怕自己過程中會彎彎繞繞,終究來到了他心嚮往之所在,楊智傑老師的故事即是當中一個很跨領域、又回歸初心的真實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