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林宏文專欄
污染防治有效「濾」─濾能董事長黃銘文學長專訪

濾能公司成立於2014年,採用創新的抽取式濾網設計,可以讓框體重覆使用,大量減少濾網廢棄物的損耗,這樣的創新設計,目前已應用到半導體及面板等產業的無塵室中,五年來濾能公司減少的廢棄物高達三千噸,可達一百座的101大樓。

濾能公司董事長黃銘文早年服務過台積電,在台積電品質實驗室工作期間,他學習如何在一堆數字中看出問題核心,後來他又到外商康法公司服務,這家公司是全球清淨技術及空氣濾網的領導廠商,兩個工作的歷練,讓他走向濾能的創業之路。

從源頭做起的「綠能」 廢棄物減量化

主持人:黃董事長是我們交大EMBA2018年畢業,濾能打進國內很多重要的半導體公司,是很重要的供應商。先請黃董事長跟我們分享一下,五年前當初為什麼創業?創業的一些想法是什麼?

黃銘文: 濾能公司創立在2014年,當初創業最重要的想法是由於半導體的先進製程越來越需要過濾這些化學微汙染的過濾網,而每年使用的量非常多,這會對環境造成一些汙染也不好處理,所以當時就想如果可以減少這些廢棄物的話,對環境是很好的。

我一直在濾網的產業工作,因此有簡單想法去設計「抽取式的濾網」,讓框跟濾材分開,這樣簡短的改變就可以讓廢棄物的產生會減少非常多,後來成為創業的題目。 傳統的化學濾網裝上去要一定的時間,當濾網接收的汙染物到達飽和,通常時就是會整個丟棄,甚至一個濾網就重達20到30公斤,丟棄更是浩大工程。

主持人:所以你就把濾網改變設計?

黃銘文: 對,因為它裡面有很多的功能,比如可以過濾酸的汙染物、鹼的汙染物還有VOC的汙染物三層,他是把它做成一起可以過濾各式各樣汙染物的功能。那我們公司就是把這三層分離開來,當比如說酸的這層飽和了,就可以只抽換酸的這層濾網。

讓客人覺得當他什麼汙染源比較多,就是多裝那種濾網就可以。如果那種飽和就只要抽換單層就好,跟傳統比起來,因為傳統就是整個三層就要丟掉,而我們是做成抽換式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概念的改變,但不管是在使用者或是對環境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濾網通常可能半年、一兩年就要丟棄,非常浪費且要負擔相當大的人力物力。但抽取式的改變在廢棄物減量算起來會非常的驚人,比方說像我們公司目前已經賣出18萬組的濾網,相比傳統式濾網所減少的廢棄物量,換算已經達到一百座的101大樓,廢棄物可能減量三千公噸,這都非常驚人。

工作是創業路上的「貴人」

主持人:黃董事長在台積電工作了一段時間,觀察到潔淨室裡濾網工作的情況,要不要分享一下你當時看到什麼情況,後來又想說要怎麼樣去改進?

黃銘文:我2000年的時候進入台積電,2006年離開台積進入外商,在外商工作七年,2013年離開外商,2014年創業。我在台積電工作的這段期間學到滿多,現在想起來大致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我從一個平凡的工程師,變成一個微污染防治的專家。這很多其實就只是概念的轉變。

舉例而言,我那時在實驗室工作,每天分析的東西的結果只是數字,當時的老闆一直要求我說這些數字是死的,「你要對這些數字賦予生命!」這養成我的一個習慣,即我會去看這數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第二點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再進化」。常常到實驗室的東西,會影響結論的通常是有兩個或三個因子在交互作用,才會造成線上的製程工程師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當有案子過來,我會站在多種的角度去分析。

那我在離開台積之前,因為常常做微污染相關工作,就覺得要解決微汙染可能濾網是一個很重要的產品,預料如果製程再這樣發展,可能之後是滿山滿谷的濾網要去進行微污染的處理。後來在外商工作時我學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可以看到成功的商業模式,這對我未來跟現在影響很大。除了有產品以外,經營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空有好的產品很多也是賣不出去的

主持人:剛提到我們是抽取式的,而且可以過濾不同領域的汙染源,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在設計上,在專利上我們跟其他人的不同嗎?

黃銘文:抽取式濾網在發想之初,其實是為了要節能減廢。在這開始我們把這個概念跟一些濾網廠商討論,他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其實歸結到是以前在做這種微汙染處理的濾網,要求的洩漏率都是小於0.001,就是要能有99.99的過濾效率,但那是對粉塵的要求,微汙染的話也是要達到90、95的效率,這中間差了三個級數。原來在做濾網的人他認為去做抽取式的話,洩漏率一定會有問題。

由於我本身不是做濾網出身的,我是量測微汙染的。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功能性的產品,只要讓洩漏率小於1%,就有辦法達到所謂90或95以上,這些其實是顛覆那些做濾網產業的人的概念。

主持人:要創業一個新東西是很不簡單的,是不是請黃董事長分享一下這三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黃銘文:公司成立到現在大概五年的時間,公司前三年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非常感謝就是我們大股東道益公司在那時候伸出援手給我們資金上的支持。公司最苦的時候大概是成立的第三年,那時候也沒有什麼訂單,面臨到股東開始覺得不OK,開始考慮要不要關掉。另外,我們的供應商一開始談的是一個固定的量,可是因為公司業務沒有進展也沒有辦法給人承諾,算是很挑戰的時刻。 我自己心境上是認為「我們一定會成功」,每天就是活在自我催眠中。大概過了半年,我們就接到訂單,接到訂單的時候算是如釋重負。當然接到訂單也是挑戰的開始,客戶一定會非常挑剔,因為我們是很新的公司。

「不要對當下做反應,要對結果去找方法」

主持人:剛講到黃董事長在2016年就讀交大EMBA,請分享您覺得讀完有怎麼樣的收穫?

黃銘文:我在2016年那年去美國參加一個展覽遇到一個交大EMBA的學長,這個學長就跟我說明了交大EMBA的種種優點跟很希望我去報考。在EMBA的這兩年很幸運的認識學長姐還有老師,從現實來講這兩年我公司從虧錢的狀態直到我畢業時公司卻是賺錢的! 上課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吸收很多,但是通常只要聽到一個觀念,下個禮拜的工作就會非常有活力,那個觀念就可以應用在每天的上班過程中。

主持人:聽到一個觀念就很想趕快回去用用看囉,可以舉個例子嗎?

黃銘文:比如說我們交大有個老師課程上說到:「不要對當下做反應,要對結果去找方法」我回到公司就一直在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比如同事跟我講一件事,我就立刻反應了憤怒或是什麼情緒,但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好的,應該說這件事情造成結果之後,我們應該要怎麼樣的去解決,怎麼去處理。短短的一句話,可是我就覺得很受用,雖然我還是常常會當下就反應,可是我還是覺得要慢慢去修練自己。

主持人:真的非常實用!在這裡也要恭喜黃董事長,2017年得到百大經理人這樣的榮耀,今年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