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心靈充電站
陳亭宇(諮商心理師):你的照片不是你的照片!——談校園數位性別暴力

你曾查過你伴侶的手機定位嗎?你曾在網路上留言評論過「綠茶婊」或「渣男」嗎?你轉傳過Line群組裡老司機流出的影片嗎?小心,你可能成為「數位性別暴力」的行為人了!性平事件一直以來在大專院校輔導工作中有著不少的份量,從上社會新聞版面的分手暴力如「宅王情殺」、「宿舍潑酸」,到不讀空氣的「過度追求」、「言語性騷擾」等,不同的行為人有著不同的故事,但相同的都是對於性別意識缺乏或迷思。而近年來隨著網路世界快速的進化,校園的性平事件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樣貌,也讓輔導工作備受挑戰,例如過度追求從原本的宿舍跟蹤演變成網路上的肉搜騷擾、分手暴力也進化成親密裸照外流與威脅,性別暴力數位化是我們年代迫切需要因應的現象。

「數位性別暴力」是指「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針對性別而施加他人之暴力行為,並不成比例地影響他人,包括對其身體、心理或性之傷害、痛苦、施加威脅、壓制和剝奪其他行動自由等。」而其樣態大致可分成:

  1. 網路跟蹤,透過手機定位或網路IP與使用紀錄,監視或蒐集他人網路活動,或透過資訊傳送攻擊恐嚇性電子郵件或訊息,甚至違反他人意願與之接觸等。而在校園常見的樣態包含,查他人課表、查伴侶定位,在社群或教學平台上過度私訊搭訕等等。
  2. 惡意或未經同意散布與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散布不論是認識的伴侶或是透過人肉搜索(透過網路搜索獲得他人資訊)、社群轉傳等取得之私密資料。在校園常見樣態包含:分手後親密影音外流、聊天截圖上傳公審、匿名發文到群組或論壇等。
  3. 網路性騷擾與性別仇恨言論:未經同意將猥褻文字、聲音、圖畫、照片或影像等資料傳送他人,或是對他人之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相關遭遇等,發表貶抑、侮辱、攻擊或威脅等仇恨言論。校園常見樣態包含:傳送不合宜性相關之訊息(聊天、隨機Airdrop),或於社群網站(Dcard、靠北交大)匿名發表不適宜或具傷害性言論等。
  4. 性勒索與恐嚇威脅:以揭露他人性私密資料為手段,勒索、恐嚇或脅迫他人,或基於性別偏見,基於性別偏見所為之強暴與死亡威脅,在校園常見型態包含,交友軟體交換裸照後被威脅匯款,分手/一夜情之後的威脅等。
  5. 性剝削與引誘招募:指運用網路或數位方式進行人口販運、賣淫廣告,如:佯稱提供工作機會引誘他人賣淫,或盜用他人圖片製作假廣告。
  6. 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偽造或冒用身分:非法侵入他人電腦或相關設備,以觀覽、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個人資料;偽造或冒用身分侮辱或接觸他人、損害他人名譽或信用、遂行恐嚇或威脅。校園中常見的樣態:侵入網路攝影機盜錄他人影像、偷拍、盜取他人帳號或非法合成影音圖片等。

綜觀上述,我們不難發現「數位性別暴力」與數位網路的便利性、匿名性息息相關,隨手傳輸的檔案,隨情緒衝動性的發言,在那些當下,個體難以評估自己所做的微小行為乘上數位網路後的效果,也讓此類型的性平案件更容易發生,發生後更需要校外系統的合作,不論是法律諮詢、影音網站下架等。因此在這個「你的照片不是你的照片」的時代,除了提高個體性平意識、情緒調適外,我們也要開始將網路使用中保護個資概念納入輔導工作,更貼近實務現場的落實性別平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