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Uncategorized
激發創新動能 替真實世界找尋問題解方─ 電工系李鎮宜教授專訪

(採訪撰文‧王怡方 /圖‧李鎮宜)

理工背景出身的人,個性總是務實,發現一個問題之後想辦法找出當中的解法,在電工系執教多年,看到一屆一屆學生來來往往,每個世代都有各自得面對的課題,而身為老師,李鎮宜教授鼓勵學生「跨出去」,讓潛藏在每個人心中那顆積極的種子萌芽、茁壯。

從學長到教授 有規劃性的自由

謙和有禮的電工系李鎮宜老師來自雲林,受到在國小擔任教師的父親影響,自小對教育界有著嚮往,尤其是他非常樂於見證不同面孔的新生代成長,長江後浪推前浪,由年輕的動能所激起的社會活力是鎮宜老師理想中的未來不可或缺的元素。懷抱著這樣的夢想,並順應對電子技術和知識的渴求,最後鎮宜老師在正式成為教授前,先當了回交大學長。

回憶起在電子系讀書的時光最印象深刻的事情,李鎮宜老師的回答相當出人意料──在大雨中踢足球。從小練習足球的他,到了大學可沒把球技給遺忘
,當年每個同學都集中在博愛校區裡生活,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常常吆喝一聲,三五好友自然心領神會,此時該是去打球還是吃飯諸如此類日常瑣事,彼此心照不宣。鎮宜老師提及莫約是在大二時的梅雨季,就在沒有網路的年代,校園裡總習慣用呼朋引伴來找樂子氣氛裡,跟朋友在大雨滂沱中進行一場足球比賽,即便地面上的水都淹了起來,鎮宜老師守在球門前賣力地撲向每個企圖得分的攻勢,反正「就是好玩!」所謂青春正盛莫過如此。(如圖一)

奔放自由的心,隨著鎮宜老師啟程到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學位,理由無他,學成歸國後能一圓教授的夢想。幸運的是,當時比利時政府為了發展微電子科技,而成立了跨校性的微電子研究中心,讓原本專注於影像處理、物件辨別方面研究的鎮宜老師能有更佳的環境進入到硬體端,了解整個產業的脈絡,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有所安排,畢業後,鎮宜老師帶著最新的知識回到交大,兌現了少時所規劃的人生藍圖。(如圖二、三)

他總認為教授這行其實屬於「自由業」,能夠選擇自己想深入了解的題目,自由地安排授課時間,雖然除了與知識為伍之外,也得協助處理較為瑣碎繁雜的系務,問起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只見鎮宜老師老神在在地表示「一日之計在於晨。」每日一早先到學校運動,再處理例行公務,就能抱持著處理完部份事情的輕盈心情去完成更多不在預期中的事物。一切看似盡在掌握之中的從容,原來是經過思考後規劃出來的結果。(如圖四)

圖二:比利時魯汶大學校園的一景;圖三:鎮宜老師參與比利時IMEC研究中心的聖誕晚宴。(12/12/1987, 中間為該中心的第一屆主任 Prof. Roger Van Overstraeten)

跨領域探索深度之旅

鎮宜老師的每年行事曆裡滿滿是為了學術交流而早早訂下的日程,甫從史丹佛大學回台的他看到了兩國師生所碰撞出的火花,講起這些鎮宜老師眼中流露出內心的雀躍,像是電子產業與生醫領域結合,基因檢測平台藉由數據分析,期盼未來走入細胞檢測時代「現在都慢慢嘗試與新的科技整合,透過跨領域的機制去找出新興的系統運用。」(如圖五)

新科技帶動的技術加值應用,能夠引領新產業發展,鎮宜老師開始思考「是不是有辦法將研究成果變成新創事業,或產業中所需要的部分?
」從學術層次普及至為大眾提供生活問題解決方案,這是鎮宜老師務實的一面。領域一旦跨出去,跳脫單一思維後則有開拓性的發現,這不僅是衍生出無限的商機,更是為真實世界解決問題,源源不絕地對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圖四:實驗室團隊的尾牙合照(第二排最左邊是曾獲交大傑出校友的王崇智學長)

積極動能帶動良性循環

對鎮宜老師而言,交大自詡是台灣版矽谷中的史丹佛大學,應該創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利用創新創業讓學生去延續學術研究上的突破,他表示:「早期會鼓勵他們參加競賽,近年因跟史丹佛合作後,我反而會鼓勵學生去創業。」鎮宜老師舉例,他已有幾名畢業學生將研究主題作為創業的開端,甚至與史丹佛大學合作的計畫也有邀請創投者來評估,用實質的投資來鼓勵學生們實踐。

在美國,創投會主動進入校園找適合的案例或技術,評估經過他們的投資加值之後可以落地應用成為產品的未來新星,而台灣這塊鎮宜老師認為尚未成氣候,雖然這幾年政府一直鼓勵新創事業,有很多相關的管道,但「政府配套的機制應該更完備,」對此他帶著信心地補充說道,「當有更多成功案例之後,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循著這條道路前進,不需要政府再高聲疾呼。」只要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產業自然就會群聚在這個地方,對年輕人而言則會看到很多機會,甚至激發出「學長姐可以,我為什麼不行?」後浪推前浪的積極動能,型塑出生生不息的社會風氣。

尤其在2000年以前,台灣科技業界正處在高峰,學生無不積極地產出、投入,爭取一片光明前途,如今獲利不若以往,老師觀察到整體社會如同「消風」一般,動力不再。鎮宜老師期盼新創事業的活力能夠取而代之,成為帶領社會前進的火車頭,讓被稱作「厭世代」的年輕人明確地看到「機會」,進而勇敢去逐夢。

然而除了學術跳出校園的新創氛圍不同外,鎮宜老師也發現相較於外籍生,台灣學生雖然專業能力相當優秀,但在宣傳自身研究成果的表達能力較弱,倘若能多加強這方面訓練,把優點放大使更多人知道,對未來將有所加分。言談間只要是提到關於學生的事,鎮宜老師語氣都似在叮嚀。

替真實世界找尋問題的解方

圖五:與史丹佛大學王永雄院士合作,所共同研發的儲存可延展式運算平台。(與研究人員合照)。

希望團隊產業化的鎮宜老師,提醒朝著新創邁進的學生們,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定義產品的方式時不要單從技術的角度切入,「技術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從『先了解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出發,就有可能發現原本所堅持的技術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他舉例,他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種能方便量測人們心跳的影像技術,老師預期這項技術產品能夠作為測謊之用,不過當中牽涉到個資問題,團隊得另外找尋更合適的應用場合,最終他們在智慧跑步機上找到了他們的答案──清楚定義問題,再開發技術,並找合適的實際應用,而不是天馬行空地開發了某項新穎技術後,反而開始懊惱辛苦研究的成果怎麼毫無用武之地。

鎮宜老師對於目前話題正熱的AI技術也是抱持同樣看法,「當連整個菜市場都在談AI的時候,重點就在於AI究竟能幫助人們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身為大學教授,這個的角色的重責大任便是替學生團隊指引明路,避免他們進入思考的死胡同。話題至此,鎮宜老師有感於當今網路世代的孩子每日接觸到大量資源,海量資料猶如雙面刃,通常無法使人深入了解,難免會失去方向。他觀察到現階段學生的思維是當要做一個決定的之前,希望有更充裕思考的時間,不過「找到明確找到自己的目標是才是最重要的!」鎮宜老師說道。

交大使命 做產業界沒做的事

有了目標,才不至於像顆原地自轉的陀螺,耗費大量的拚勁卻什麼都沒有進展。台灣電子產業即便不比以前榮光,但自身擁有的優勢依舊存在,多虧半導體科技基礎打得紮實,還有許多發揮空間能夠創造出嶄新局面,搭配上跨領域的整合,像是生物醫學檢測,透過半導體的應用能夠做到精準醫療層級,整體效益將會相當可觀。

鎮宜老師十分樂觀看待台灣電子產業的未來,從語氣中又能聽出他對於現況的一些期許,大環境來看,台灣的產業界需要再多一點點冒險精神,「當個領頭羊就有機會。」給人溫和印象的鎮宜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非常的堅定。他表示過去台灣產業的成功,確實有努力的一面,但思維方面必須與時俱進,得跳脫以往趨勢追隨者的角色,漸漸捨棄利用costdown的方式去爭取市場的認同,這回是該好好當一頭「領頭羊」了。

站在產業的最前線,風險非常高,講求投資報酬的商場中對此採取保守態度也情有可原,交大位於園區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更是擁有頂尖人才開創下個世代的關鍵技術,無縫接軌國際脈動,做到產業界無法做的事情。鎮宜老師再次強調台灣具備世界上少數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交大在產學研方面的格局可對比矽谷的史丹佛大學,也當仁不讓地做研究端的領頭羊,為國家引領出新興產業的運作機制。

把握機會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聽著鎮宜老師談電工系、學校乃至於世界的未來趨勢和願景,看著他清澈而真誠的眸子裡所透出是不容質疑的認真,讓人不禁開始期待起老師所描述的那樣有朝氣的社會,產業界與學術界攜手將新生代的能量推上高峰。

有別於網路上所揶揄的「台灣等於鬼島」情境,其實這塊土地上還有人在奮鬥,企圖讓整體社會更好。鎮宜老師自己有張清晰的地圖,往他期盼的將來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