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共享知識與情感交流的平台

校友專訪
中醫X西醫X科技交集的火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專訪

重視實務、選擇勇於開創的交大人,多面向跨領域似是DNA一般,驅使著校友們用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世界,並豐富自己的專業。應化碩84級的賴宇亮學長畢業後,重拾醫生夢而人生轉了個彎,他表示:「我一直以為當醫師,比當工程師自由多了,事實上好像並非如此。」但這個小小誤會和跳脫領域的決定,並不影響宇亮學長對醫學的熱忱,「只有一個想法就去做做看,嘗試看看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有目標的人大概就不至於迷航吧! 即便賴宇亮學長謙虛地認為自己並沒有比同學或他人更清楚未來,他仍然在學醫後繼續攻讀材料工程博士。擁有化學、醫學和材料的專業背景,宇亮學長企圖將這些知識用於生醫材料的突破上。他分享道以工作的復健科為例,許多副木與輔具,有大量的材料相關知識得參考,比較受注目的3D列印導入也是一環,更遑論物理知識密集的分析數據,如步態分析與影像AI分析等等。理工出身者接觸這類事物相對容易上手,誠如他當初受初階職業醫生訓練的毒物科學一樣,多方領域結合,融會貫通。

而賴宇亮學長專攻的復健醫學強調的是身體功能的恢復,如肌肉、關節活動角度的維持與生活、生命品質的提升。大多數的疾病導致失能,最終可以歸納出共同的失能狀態,例如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肌肉萎縮、認知受損與失語等等。學長提及未來用於復健領域的「虛擬實境」,雖目前臨床治療的普及率依然不高,但大型醫院與軟體公司皆已對此投入甚多努力進行開發研究與應用。

結合虛擬實境的復健內容常結合遊戲,好讓病患過程中不覺無聊,更有滿滿成就感之回饋,復健科醫生再針對病患個人的需求去調整訓練,「就好像煮菜一樣,鹹一點或淡一點即可。」宇亮學長幽默的形容道。不僅如此,近來的復健醫學,透過軟組織超音波科學的突飛猛進,結合增生、再生與細胞治療的普及,讓復健科醫師得以在有限看診時間下,解決病人的疼痛與不舒服。雖然傳統的復健醫學方面,仍需要靠儀器與治療師的協助,只不過比例相對而言,已有明顯降低的趨勢。

賴宇亮學長替病患檢查身體狀況。(賴宇亮學長提供)

除了科技、知識整合之外,往往在其他科別無所交集的中西醫的醫學觀點、治療手法,如針灸等應用於屬於西醫範疇的復健醫學領域,卻「毫不違和」。宇亮學長表示,長久以來中醫一直無法與西醫互相整合,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中醫缺乏科學實證的大量研究基礎。值得一提的是,近來越多透過穴位與離子濃度的相關研究出爐,藉由「針灸」這個突破口,期待更進一步串聯中西醫學,文化累積匯聚所產生的火花令人期待!

醫生的工作在診間、研究室、乃至於教室中穿梭,即便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要求主治醫師的診次為最少,但要能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依然是每位醫師的難點。更遑論私立大學的附設醫院診次要求可能會接近國立的兩倍之多。

宇亮學長作為教職的醫師,除了臨床看診,還要教學、做研究並發表論文。臨床看診次每週七節,一節大約四小時,再加上常有門診延診的情況,讓宇亮學長憂心無法兼顧自己的研究與論文發表,加上家人覺得陪伴的時間不足,肩上壓力可以想見,擁有三頭六臂,乃至於更多時間,應該是醫生的共同願望。從醫人員具備的樂於助人天性使然,工作行程再滿,還是熱情不減,「我喜歡當醫師部分是,可以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並且能為病人解除病痛。」他如是說。

而疫情挑戰下,原先到院看診的生活型態被迫做出調整與改變,醫院紛紛增加線上診療的形式,盡量減少身體接觸,卻也產生其他待解決的問題。談起遠距的侷限,宇亮學長侃侃而談。不僅西醫臨床看診時的身體物理檢查,中醫望、聞、問、切,當中的聞與切亦無法進行。所以線上診療或許對狀況穩定的病人會是種替代方式。而數位化的醫療可能更加凸顯城鄉數位落差問題,宇亮學長抱持樂觀態度,提出「共享互助」的概念,透過社福機構的協助,替弱勢者乃至於偏鄉地區建構共享資源的平台,不失為一種解決這種城鄉數位差距的好方法。

比起患病後的治療、及憂患因疫情而去不了醫院的困擾,維持健康的身體才是根本之道。學長良心建議,使用維持固定姿勢使用電子產品時,請隔一至一個半小時「下課一下」,做做五分鐘的全身伸展,讓眼睛休息,並養成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固定運動的習慣,保持身、心的舒暢與健康。

賴宇亮學長的身上展現不同專業領域的集大成,有著醫者的耐心與科學人的嚴謹,又能幽默的應對每個需要治癒的病患,以及觸碰新事物的勇氣。好像一個嚮往深度體驗的旅人,選擇走一條喜歡的道路,途中不輕易放過任何喜愛的小店、和嘗試所有未曾的經驗,這些看似無關的事物未來總是會在老天巧妙的安排下替自己收束成專屬的機會。回到學長的初心一問:「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中西醫都能在針灸中相遇,現實復健治療亦能虛擬化於遊戲,Who knows?反正Never say never!

應化碩畢業的賴學長轉行學醫,又持續保持著跨界學習的勇氣與求知精神,深入且廣的在專業領域中擁有專屬的平衡之道。(賴宇亮提供)

▌撰文/王怡方